第257章(2 / 3)

,发现这等人家,他也?不敢轻易沾染。

听出了隋老?先生的言外之?意,竹清却也?没?有劝他,毕竟古代的师徒关系是要备礼叩拜才能改口成就的,老?师要为徒弟介绍亲朋好友,徒弟要给老?师养老?送终。隋老?先生顾虑多也?能理解。

“这次小考之?后学子?们就能升院,黄支院要少一批人,两位先生可以安排家中的孩子?来碧桐书院了。”竹清说,这对书院来说也?是好事,起?码有了自家孩子?,两位先生也?会更加用心。

“对了,你在隔壁建的书院……可有甚麽章程?若有我们帮得上的,尽管开口就是了。”李老?先生问,他只隐隐听了一耳朵,这些天教授学子?,与?其他先生探讨文章,占据了他大半的时间,他都?不太了解竹清具体?在忙甚麽。

竹清如此这般说了,隋老?先生胡子?也?不捻了,看向她,满眼诧异,“你内心志向高远,这可不是易事。一个不好,得罪很多人。”

“隋老?先生请讲。”竹清很乐意与?两位先生聊天,因?为从他们口中能听见更多的经验,还有不同?的视角。

“你要是办得不好,这事有头无尾的结束了,不消说,旁人必定嘲笑你。我看你手笔,预料到你想要大干一场,也?就是说,也?有成功的可能。”隋老?先生也?讲得很慢,像是说书的相公,又像是慢条斯理地?评语人,充满了让人聚精会神的韵味。

“如果成功了,风光自是不可避免,但是你所招收的农家学子?皆是所属大阳县,那?其他县的百姓会不会闹腾?其他官员会不会眼热?百姓闹腾还算好解决,一通棒子?加道?理,他们也?就服了,俗称,认命。”隋老?先生明明讲得是事实,但是竹清还是皱眉了,内心不舒坦。

“更主要的是,官员们怎麽看你。大阳县的林县令自然乐意支持你,毕竟在他管辖的时期,也?算政绩一件。其他县令与?知州,却不会这般看你,他们只会想,天呐,她到底在作甚麽,为何要打破多年来的平衡,惹起?这些烦心事?”在官员们看来,平民就是平民,哪里能不费银钱就能读书呢?

“除开那?些一律反对的人,接下来就有效仿你做法的。一些急功近利的县令也?会去?尝试,但是他们没?有你这样的毅力,也?没?有你这样的财力,可能弄巧成拙,不仅没?有政绩,还生出许多麻烦。他们可不会怨自己,只会怨你,‘哎呀呀,这个竹清若是不做这个,我也?不会跟着做,如今可怎麽处理?’,我都?能猜到,他们会如何骂你了。”隋老?先生见多识广,早已把几种情况讲得明明白白,同?时,他也?很清楚,竹清到大阳县,其中少不了陛下的手笔。

但是直面困难的,是竹清,陛下究竟会不会记得她的功劳,谁也?说不好。搞不好,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甚麽都?没?有捞着。

竹清起?身,朝隋老?先生鞠躬,“隋老?先生肺腑之?言,我自然明白。只是我想要做的事,断然没?有受世俗影响的,且教我试一试,撞一撞南墙,若是过去?了,也?算大功一件。”

要麽不做,要做,就把它做好。@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第115章 废物史成才

竹清组织的?考试不单是为了考验学子们的?知识储备, 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习惯在贡院作答,不会因为周遭环境影响心态。

有?些人明明学的?不错,出口成章, 对策问也能侃侃而谈, 但是一到正经的?考试,不是手脚发软就?是紧张往词, 一场考试下来, 都需要抬出来, 病上十天半个月。@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竹清吩咐了隔壁建造书院的?工匠, 让他?们仿照贡院考棚起建, 到时安排碧桐书院的?学子们过去考试。

“这等?法子倒是从未见过。”李老先生是个爱凑热闹的?,跟着竹清过来监工,“貌似在京城, 也没有?用?考棚给书院学子考核。”

“提前让他?们习惯麽,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