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三思说得快但说得细,虽然唐四爷他们都听说过走蛟,但这会子听到这个民间流传得广传说还是竖起了耳朵。
蛟龙据说为鱼蛇等水中族类所化,是化龙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古代志怪小说《述异记》中有记载:“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足以说明蛟化龙之不易,足要千年之久。
而在许多民间传闻中,蛟欲化龙,除了要修行千年外,还得度过天地人三劫,天劫便是雷劫,蛟化龙,须得登天,承受天雷焚身之苦,承受得住,即可化龙翱翔于天际,承受不住,便灰飞烟灭,千年道行毁于一旦。
地劫便是走蛟之劫,鱼鳖蟒蛇之类可在江河之中化蛟,然蛟化龙却非在海中不可,于是蛟便会在道行圆满之际,自河道或江道之中顺流而下,入海化龙,但由于蛟龙自带三尺浪,所以一路上会卷起千层巨浪,很容易造成江河决堤,给人类带来洪灾,所以人们便会在江河的桥梁上悬挂一把刀剑,走蛟最忌刀兵之气,这样蛟便不敢前行了,要是敢顺水从桥下过,那就必得被这样的一把剑给剖肉开膛,因此这个剑的名字就叫斩龙剑。但蛇修行有成,开了灵智,很多自然也就晓得斩龙剑的存在,并且因为桥洞子小容不了它们过去,更多的则会兴风作浪趁着浪急水汹淹过桥的时候顺水从桥上过去,也因此有很多地方虽然悬了把这样的剑,却实际上只成了个装饰。
“你莫看他手上的是断剑,那可是真正的斩过巨蛇的厉害家伙。要不是这样,那个人怕也莫得这么大的胆子敢拿着对付那些蛇。”
第312章 九婴
伍三思这样一讲,便是守墓人几人都眼中闪过一丝恍然。
巨蛇是么子样的存在,何家的守墓人们心里清楚得很,这些蛇并不是普通的蛇,非要说明白的话,大概就是蛇蛊。
蛇蛊是怎么来的呢?自然就是用蛊门的法子养出来的。先制造一个万蛇坑,让里头所有种类的毒蛇自相残杀吞噬,留到最后的那一条自然就是最厉害的蛇,它也自然就成了蛊。当是这样只是普通的蛊门制造出来的蛇蛊,何家却还有别的法子让蛇长大,并且于雷雨天引一小丝天雷淬炼,每淬炼一次,蛇就会蜕一次皮变巨大一圈,再辅喂一种秘水,这也就是为么子这里的蜘蛛、蛇、蝎等毒物都比外头要巨大许多的原因。
这样的蛇蛊自然也不是普通的蛇蛊可以比拟,它们的杀伤力巨大,却也并非天下无敌,万物分阴阳,有生即有克,巨蛇自然也有克物。蛇在民间被视为化蛟之物,又是生长于阴暗潮湿之地,自然属阴物,阴为阳克,自然就害怕天雷那种罡正之气,而经伍三思这一提点,守墓人们很快就认出了那剑的材质。
那并非铁铸之物,而是一柄铜剑。难怪作为斩龙剑,这把剑的威力也特巨大了一些。
为么子说这剑是铜铸的威力会比铁剑更巨大呢?
术门中人所用法器,虽然有铁制,但是数量极少,多用铜,这是因为术门认为铜是一种通灵的金属,故术门的法器多以铜铸。再者,铜可以更好的吸收储藏天地间的罡正能量。
“蛇蛊培育不易,没得浪费了,且都招回来,只让一部分对付上头那几人。这个人既然厉害,想来他是很愿意去面对一下下面的九婴。”
正中的老者诡笑了一下,其他二人则吹起一个无声的笛子,大蛇们本来四面八方攻向常青,听到空气里的振荡迅速后退。
常青松了一口气,抬头往上看去,脸色又黑了下来。
钟叔二人手里并没有斩蛇剑那样的威力巨大的大杀器,他只全凭自己一道细如丝的金属链子将自己裹得密不透风缠住巨蛇牙与颈不停狼狈逃脱,另一侧的大汉反而比他好一些,手上持着那个透明的如同菱形的薄片与好几条蛇对峙,两边都不轻举妄动,一时像是陷入了僵局。
而在大汉死死盯着前、上、左、右、下方时,全然没有发现自他头顶正有一条极小极为袖珍的灰黑色的蛇正贴着石壁往他慢慢爬近。
银霜捂着嘴,不敢置信的拉拉唐四爷的袖子又去拉三叔的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