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边是水中生物,而在陆上,能进化成蛟的,则是蛇。南朝 任昉《述异记》曰:“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而为角龙,又千年为应龙。”记作蛇龙。
而另外,则有人化龙,如晋代郭璞引《开筮》注《山海经》曰: “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也。”又有南朝 任昉《述异记》曰:“夏桀之末,宫中有女子化为龙,不可近,俄而复为妇人,甚丽而食人。桀命为蛟妾,告桀吉凶之事。”;
马化龙,则唐代房玄龄《晋书》中有载:“太安中,童谣曰:「五马游渡江,一马化为龙。」后中原大乱,宗籓多绝,唯琅邪、汝南、西阳、南顿、彭城同至江东,而元帝嗣统矣。”;
木化龙,南朝 范晔《后汉书》:“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沉木化为龙,出水上。”
更甚者,还有金属化龙之说,如《淮南子·地形训》:“正土之气也,御乎埃天,埃天五百岁生缺,缺五百岁生黄埃,黄埃五百岁生黄澒,黄澒五百岁生黄金,黄金千岁生黄龙。”除了正土化黄龙,另有偏土生青龙、壮土生赤龙、弱土生白龙、牝土生玄龙之说。
人化龙、木化龙、马化龙、金属化龙都是传说并不得见,但山川河流最不少的便是鱼与蛇,尤其蛇类,四处可见,因此二者生存环境若是极好,运气又极好,便能活得极长,从而挺过一次次进化,从鱼、蛇进化成蛟,因此世上多有走蛟之说,是因为大蛇修炼百年,能变成巨蛇,两腮边上会类似鸭蹼的翼,头上会长角,有的甚至是红色的角。巨蛇继续修炼甚至上千年,就会比大轮胎还粗,具有一定的法术,在小范围内能够呼风唤雨。此时的巨蛇,就可以叫做蛟了。蛟有千年,一定要渡天劫,渡劫成功就能成真龙,不能成功就只能死去,灰飞烟灭。蛟渡劫成龙的过程,就叫走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