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洵只知道自己在从闭上眼之后,眼前就好像渐渐出现了另一个世界,这里白茫茫一片雾气,看不清前路,也看不清近旁的所有。
但他能清楚听到外界的声音。
那是沉静的、能安抚人心的诵经声,和一段不明就里的低语。
他好像一个飘零的孤魂,只能按照饮花说的,一直走,向前走。
直到听见她问:“到哪里了?”
沉洵意识到自己还能说话,将所见如实禀明:“不知……这里什么也看不清。”
“无妨,再走一走。”
沉洵接着往前,过了片刻,脚步忽地顿住。
前面有隐约的人声传来。
他说:“前头好像有人。”
饮花:“谁?”
“不知道,”沉洵极力辨认,看见两点移动的星火,“似乎是……灯笼?”
“可以靠近去看一看。”
沉洵便跟在那点亮光后头,加快脚程赶上去。
雾气在行走间逐渐散开,那两点光随之越发明晰起来。
于是沉洵发现,前头是有人,不止一个。
饮花密切观察着沉洵的反应,见他原本松开的拳头倏然又攥起来。
他说话的声音有些抖。
“那是……我自己?”
饮花引导他:“仔细看,你在做什么?”
路边的槐树影影绰绰,这里安静到他几乎能听见细微的虫鸣,走路声沙沙地传进耳里,沉洵这才发现,脚下的这条路多么熟悉。
“我是在……回家的路上。”
“你一个人吗?”
“不,不是,”沉洵语气肯定,“前面还有两个人,那是他们的灯。”
“看得清是谁吗?”饮花问。
沉洵加快步子努力靠近,不知为何忽然倒吸一口凉气。
饮花忙问:“怎么了?”
“小佛主……”
饮花当他在叫她,应了一声,沉洵却说:“不……我是说,那是你,小佛主。”
饮花不由恍了神,寂行的诵经声跟着凝滞了一下。
“那另一个人是谁?寂行吗?”
“正是。”
他们此前果然有些渊源。
照沉洵所见,那似乎只能是正月十五那夜,他们去给了无祭扫后遇见,但她和寂行并无任何印象。
饮花下意识看向寂行,后者也正望过来。
好看的薄唇翕动,他边诵经边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
饮花思忖片刻,又去画了张符咒。
沉洵正沿着那条路走着,忽然感觉手背上感受到什么东西,惊得低头去看,却什么都没有。
毛骨悚然的感觉从后背爬上来,饮花的声音这时响起。
“你手别抖, 别让这张符纸掉下来。”
原来是外头那个世界。
虚惊一场,沉洵放下心,连连说好。
饮花将纸迭起放在他的手背,自己随之伸手覆上去,另一只手则摇着铃铛,低声念了一段咒语。
帮他人观落阴,做法者几乎很少会主动介入,通常都是听当事者转述,跟随他们的视角去看,为的就是避免自己的进入搅扰别人的命数。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只能襄助,多掺和了只会推波助澜,适得其反。
而如今既然沉洵的境遇里有她与寂行,饮花势必要去亲眼看个究竟。
沉洵正惴惴盯着前面几个人的动静,半天也没听见饮花再对他下什么指令,于是小声唤道:“小佛主,我还要怎么做?”
没人答他,沉洵又喊了几声小佛主。
“跟着他们就是了。”
“哦哦好的。”沉洵快速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