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采绿盖在盖头底下的唇勾起来笑,朝着声音的方向点了点头。

薛家今日来了好多客人,往常很久未接触过的亲朋好友都纷纷前来祝贺。

薛兴昌许久没这么风光过了,崔婉清倒还淡定,自她嫁入侯府以来,侯府日渐式微,父兄都说她是低嫁了。

可为了儿子,还不是得在这落败侯府费心经营下去。

眼下正扬着笑招呼客人。

皇宫里今日也并不清净,皇帝一早遣官告祭天、地、太庙后殿,到奉天殿告以册立之事。

今日难得将贵妃拦在了太和殿外,皇帝独自到皇后的牌位前,说了会儿话。

迎亲队伍抵达侯府,太子长身玉立,眉眼温润,站于侯府门前迎候。

周围百姓、勋贵皆站在一处观礼。

太子唇色浅淡,不笑时亦显温和。

百姓皆议论:“太子最是仁善不过,只是不知太子妃是何等人物?”

“你不知道,但我从陇州来,要我说,太子妃也是仙子一般的人物。”

太子头戴玄色织金旒冠,十二串白玉珠垂落额前,面目更添几分庄重。

望见太子妃身影时,他往前迈出半步,眼底盈上一丝温柔笑意。

鼓乐声奏得越发喜庆,快要震碎尹采绿的耳膜,但她垂眸含笑,以前从未想过,自己有一日会嫁人呢。

二人要先进皇宫去,在太和殿举行大婚典礼,再回太子府去,饮合卺酒、圆房。

太子骑在马上,太子妃乘坐轿撵,薛家众人目送他们远去,随后继续招待自家宴席。

烈日当空,尹采绿虽着华服,也实在觉得今日过得难受。

她在太和殿前,与太子一起走了很长的阶梯。

他们拜了天地和皇帝,官员宣读册文,授予她太子妃册宝。

再拜过皇帝,二人并肩回太子府。

太子府上宴席继续。

下轿撵之前,太子朝她伸出手。

尹采绿回想起那日那位内侍呵斥她的场面,一时间还不敢把手伸出去。

手搁在轿帘处犹犹豫豫的,太子一把握住了她。

三皇子赵渊和寻常不出门的四皇子赵沱也来喝喜酒。

尹采绿盖着盖头,看不清周围,正小心翼翼走着呢,被人拦住了去路。

“皇兄,皇嫂,臣弟母妃托臣弟送了新婚贺礼来,还请手下。。”

太子没松开太子妃的手,温和说道:“三弟,贺礼交给门口的礼官便是,孤还要送太子妃回房,便不与你寒暄了。”

说完,三皇子还欲挡路,被文文挡在了一旁。

四皇子赵佗结结巴巴道:“太子哥哥,祝,祝你新婚大喜。”

赵清摸了摸他的头:“去席上坐着吃吧。”

尹采绿感觉到太子握她手的力度变紧了些,那人在她耳边轻声道:“别怕。”

他拉着她的手穿过宾客,穿过游廊。

尹采绿心里在想,他叫她别怕什么?

自她随崔景生进京以来,虽每日都尽力打量身边人,可还是有许多摸不清的东西,看不懂,便不看了。

她便不知道,太子是叫她别怕三皇子。

除了她无人不知,那是太子府的对家,他们以后的敌人。

太子带她进了后院儿,这里早有好些女眷候着了。

唐洪辉的妻子和女儿,太子让尹采绿称呼她们为舅母和玉姐姐。

尹采绿便称:“舅母、玉姐姐。”

唐夫人和唐双玉忙回礼:“拜见太子妃。”

另有太傅夫人、兵部尚书夫人、瑞王府的王妃等人在场。

赵清心想,她今日见过了这些人,便应当知道京中有哪些官员属太子党了。

尹采绿挨个打完招呼,她知道了,京中现在流行梳牡丹髻,梳在头顶虚虚拢拢的,无论是簪花还是簪步摇,一片看去,都显得贵气极了。

在场一片欢喜氛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