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说秦琅今日御前告妻就是为了搅浑水。

这次根本不用沈若锦和秦琅说话。

清流党就跟李相党大战了数个回合。

几个皇子隔岸观火,都在心里琢磨父皇究竟是什么意思?

准备如何处置沈家祖孙?

吵了好半天。

元嵩头疼地扶额,“够了!朝堂之上,吵吵囔囔成何体统?”

皇帝看着牌位上的名字,想起了三年前差点死在西疆,是沈家兄弟拼死将他救出,逃亡路上,是沈如松换上了他的衣衫去引开敌军,死于非命。

沈家儿郎,没有一个是孬种。

他因为不愿回忆三年前的事,连追封没给他们,沈毅一句不满的话都没有,时至今日,依旧是那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连沈若锦到了御前,都要被治罪了也不提他当初被敌军生擒之事。

这祖孙俩一脉相承。

都是忠义之人。

况且,沈若锦已经嫁做人妇,以秦琅的相貌手段日后定能把她迷得团团转,安心待在后宅里。

沈毅年迈,又重伤至此,眼看着没几年活头了。

如今若是降罪于沈家祖孙,必然会让人诟病,说他元嵩刻薄寡恩,恩将仇报。

那么多百姓都在看着,等着沈家祖孙的结果。

皇帝更不愿意被杨万雄那样的人揣摩到心思,李相自以为了解他,他这次偏不让人猜中。

殿上众臣都因为皇帝的一句话安静了下来。

秦琅和沈若锦都知道,结果马上要揭晓了。

众大臣凝神屏息,沈老将军背后都冒出了冷汗。

说不紧张是假的。

帝王心,海底针。

谁也不知道元嵩究竟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殿外风声如狂,雨落倾盆。

元嵩道:“沈毅守境有功,封为安西王。沈若锦巾帼不让须眉,功可抵过,封为平西郡主。所有为国战死的沈家儿郎,通通追封!”

沈若锦和阿公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劫后余生的情绪。

两人齐齐行礼道:“叩谢皇上隆恩。”

李相党像是吃了败仗一样,灰头土脸。

李相一直自认为是最了解皇帝的人,但这次他完全猜错了,也做错了。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再次浮现在他们的脑海里。

清流党则齐齐称颂道:“皇上英明!”

几个皇子见大局已定,立马出来说加赐黄金万两,扩大沈家府邸等等,给沈家祖孙卖个好。

沈若锦来者不拒。

这些都是沈家儿郎们应得的。

最后,元嵩把目光落在了秦琅身上,“还有你,秦琅,假意状告发妻,实则是殿前护妻,真以为朕看不出吗?”

“皇上英明。”秦琅也不装了,“正因皇恩浩荡,我才心存侥幸,下次不会了。”

下次一定换别的招数。

“还有下次?”元嵩看着秦琅,沉声道:“你既然这么有能耐,今年就下场科考,朕倒要看看你如此巧思,能中第几名!若是没中,你看朕怎么罚你!”

“啊?”

秦琅还想再说什么。

这巧思跟科考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他都四年没去国子监上学了,已然忘记了先生和同窗姓甚名谁,长什么样子。

科考要考什么也全然忘了。

这怎么考?

元嵩已经起身,拂袖而去,“退朝!”

“退朝”

大内监高声喊道。

几个清流大臣上前来,把沈老将军扶回轮椅上,低声说:“恭喜安西王,贺喜安西王,苦尽甘来。”

“沈家儿郎们得到皇上追封,在天之灵也能安息了,安西王要节哀,好好将养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