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2)

让我亲亲 燕归猗猗 1620 字 12天前

少年阴恻一笑,手腕翻转间,一道寒芒飞闪,短笛抵在她脖间,露出藏于其间的锋利剑刃,离她喉头不过方寸之距。

少年眉目阴戾,毫不留情,推进一厘:“说,你是何人?”

殷晴自幼不通内功,故醉心剑道武学之理论,师出名门,又天资聪颖,凡这天下武学,她一观便通晓六分。

在他使剑一刹,殷晴便自惊恐里回神。

他不是山鬼。

他是个人。

还是个深藏不露的少年高手,藏气匿神,无声无息。

倒叫她一时看花了眼,误作了山里鬼。

可她记得,师尊说过。

人比鬼还可怕。

师尊还说,人吃人都不吐骨头。

殷晴打个寒颤,想往后退,少年危险地“嗯”一声,将剑一推,抵在她命门之上:“想跑?”

“不…不敢…”她哑然一笑,再不敢动。

一下回想起曾在兄长口中听闻江湖时有传言,说那“宁碰横刀来,莫遇笛中剑”。

笛中剑,就与那袖里藏刀一般,算是出名的阴险狠招,往往攻其不备,见血封喉,是为名门正派所不齿的武功。

而眼前这与她年纪相仿的少年所使之招,正是笛中剑。

若只以短笛作武,江湖倒有一门派,名曰长乐宫,其中弟子便擅御音杀人,可惜长乐宫宫规森严,除了近年来出了个无法无天,自称“阎王不敢收”的司徒倾外,便只有女弟子。

他通身阴郁之气,显而易见绝非正派武林之人。

“不说?”少年歪头,指骨压近剑锋,在她纤细雪颈上挑起一丝血线。

他露出一点森森笑意:“这一张皮,我的宝贝定能吃得一干二净。”

殷晴只觉毛骨悚然,吓得直哆嗦。

少年抬手,放于唇边,吹出一声尖哨。

随他动作,风里有什么泠泠声响,殷晴瞧见他左耳悬了一个银质流苏耳坠,正借着风儿一阵东零西响。

从那银坠后头,猝然钻出一只通体碧绿的鬼面蝉,那蝉样貌极其可怖,好似背负恶鬼之相,扇动翅膀更如厉鬼眨眼,嗡嗡作响。

殷晴惊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她紧盯着那朝她一点点爬来的鬼面蝉,吓得玉容呆滞,内心直喊一声:这下完了。

“刀剑无眼,切切…莫…冲动。”殷晴颤颤巍巍伸出一指,去推他的剑,睫毛都吓得打抖,思绪却是飞转起来。

太可怕了…

不,要冷静…不要怕!

不能光顾着发抖,越抖越唬人,有胆儿私溜下山就要有胆子受,她得好好想该怎么办…

殷晴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乌黑的瞳仁打眼一个转溜,不管怎样,她要弄明白眼前这少年到底何方神圣。

不是正派,又以银器作饰,再御虫而动她灵光一闪,忽地想到的一个曾盛极一时,而今却湮没无闻的门派。

传闻在苗疆十万大山深处,有一以蛊毒闻名的帮派蛊门。

门中弟子大多都久居深山幽谷之中,利用苗疆毒沼丛林,自山里寻找有天分的毒物,用此养蛊,炼蛊,控蛊。

江湖传闻道,蛊门中人,都皆为利往。以炼化的蛊虫在江湖中横行,专做黑心买卖,若是不小心惹到他们,便会招来杀身之祸。

蛊虫落下之时悄无声息,常杀人于无形,有甚者至死都不知自己死于何物。

蛊门在百年前曾盛及一时。

因学问晦涩难懂,需长年累月呆于深山寻虫练蛊,远不如别的门派来的逍遥自在,如今也逐渐已没落。

时至如今,更是神秘莫测,不知行踪。

殷晴又喜又惧,喜的是甫一出昆仑便能逢此不出世的奇人,惧的是她小命正被这奇人捏在手心,她眼盯着那鬼面蝉就要从他手上往她身上爬来。

她伸手,纤长玉指轻飘飘搭在他握剑的指骨上,往外一推:“还还…请少侠手下留情。”

少年微怔,手上柔软细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