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计划生育查得多紧呀,谁家大肚子不得先看看,早点儿有个准备?你听妈的,我在诊所打听了个熟人,人家说六个月照得最清楚,一回就定准儿,不瞎钱。”
唐墨越听脑袋越大,赶紧打断马秀兰:“以后再怀了去照吧,如今六个月的身子,就算是个女娃也不能打了。”
马秀兰一瞪眼:“咋的不能?就她姜冬月金贵?老黑,这生个男娃不容易呀,小娥他娘家姊妹的亲戚媳妇,八个月都引产了,就为了不断男人家香火!你回头”
唐墨一夏天东奔西跑没个清闲时候,脖子脸晒得黢黑,听见这话脸更黑了:“吃包子去吧,经常不来一趟,来了还得听你叨叨这些。”
“哥~妈可是为了你好。”唐霞竖着耳朵凑过来,嘴皮子上下翻飞,“冬月嫂子昨儿往娘家买那么多东西,半块糖都不给阳阳吃,今天咋这么大方?”
言下之意,姜冬月今天让唐墨送包子,是给昨天的小气行为赔不是。
唐墨简直要气笑了,没想到小霞还挺会打抱不平,那小贵卖蘑菇串大半年了也没给笑笑一根,怎么不见她说话?
正要开口训妹妹两句,唐贵和刘小娥推着三轮车回来了,车斗里满满两桶竹签子,旁边装蘑菇串的铁皮桶空荡荡的,显然生意不错。
“大哥你来了,吃饭了吗?”刘小娥从车边跳下来,热情招呼唐墨,“今天在家里吃吧,你们哥俩喝两杯。”
唐贵嘴上油光光的,拍拍日渐鼓起的肚皮:“是啊哥,在家吃吧。”
“我吃过了。”唐墨真不待见这俩人,不尴不尬地随便敷衍两声,就拎着空碗出了门。
冬月人勤快,手又巧,他早在自己家吃过韭菜包子了,哪儿稀罕唐贵那口稀汤,嘁。
第10章 缝纫机
唐墨出去送碗包子,大半个钟头才回来,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是被马秀兰耳提面命,教他怎么当家做主管老婆了。
姜冬月也不在意,横竖唐霞成婚在即,马秀兰为了亲闺女的终身大事,明面上也不敢怎么着。
她现在当务之急,是说服唐墨买一台缝纫机。
这年月裁缝还是很吃香的,特别在乡下,绝大多数村民不会跑到城里商店买衣服,而是扯了布找裁缝裁剪好,再带回家自己缝制。这种方式叫做包工,按裁剪的复杂程度付个手艺钱,两三块到十几块不等。
如果从裁缝那里挑选布料和样式,直接买成衣,就叫包工包料。按普通料子算,大人一整套衣裳做好,至少需要花二三十块钱。
要用上好呢子料或裁时兴样式,就更贵一些。
所以村里人平日穿衣裳都很爱惜,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实在穿不了的旧衣裳,也要改成小孩尿布或粘成褙子片,剪好了纳鞋底。
从前姜冬月就靠这点裁缝手艺,养活了一双儿女并供他们念书。可以自豪地说,石桥村没有人比她更会用缝纫机。
就是不知道唐墨这个死心眼儿,肯不肯花一百多块钱买……
“爹,你干什么呢?”
瞅见唐墨从西屋拖出来一只尺余高的木盆,拿了砂纸打磨,唐笑笑立刻甩着块碎花被单飞过来,好奇地盯着。
她方才泡在小瓮缸里,被姜冬月洗刷得干干净净,整个人香喷喷美滋滋,刚擦干就迫不及待地披上被单,乍起胳膊挥来晃去,假装自己长了两个翅膀。
小瓮缸太好玩了,她明天还想洗!
其实唐笑笑去年就用过这个小瓮洗澡,那会儿个太小,还在瓮底垫了两块砖头,但她年龄太小不记事儿,已经给忘了。
唐墨手上动作不停,说:“你妈肚里有娃娃了,身子重,以后天凉了,腿脚就会肿起来,给她做个泡脚桶。”
唐笑笑站在木桶前比了比,感觉没有自己的小瓮好,看了会儿又呼扇着翅膀飞走了,缠着姜冬月给她讲故事。
“妈,就讲那个,从前有个人,他去饭馆里吃面,后来怎么样了嘛~”
“从前有个人,他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