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1 / 2)

“妈,我真的不能去吗?”唐笑笑趴在椅子上,眼巴巴看着她。

姜冬月摇摇头:“不能去,你太小了,还没棒子苗儿高,妈就去给黄瓜拉个秧,很快回来。”

怕唐笑笑在家乱跑,给她安排两样活计,“你先学数数儿,然后把豆角择干净,找出来的虫子喂鸡吃,行不行?”

唐笑笑得到重视,又开心起来:“行,那我在家里等你。”

此时七月下旬,刚立秋没过几天,地里野草茂盛得很。特别是一种乡下叫“沙沙蔓”的草,从茎到叶都带着小刺,稍不留意就能拉出条血口。

但兔子很爱吃,从前姜冬月在鸡窝旁边养过,每天打零工回来就去地里割沙沙蔓,还学会了晒干草,能一直供兔子吃到冬天。

等平安生下儿子,她就再买几只小兔回家养,养大了拉到青银县的牛羊市卖钱。

姜冬月边走边盘算,很快到了自家菜地,发现茄子苗窜高不少,紫色的枝叶间开出了零星几朵小白花,俏生生的。

黄瓜则显出了枯黄颓败的架势,在豆角旁边丧眉耷眼的,确实该拉秧了。

姜冬月先把还挂在枝头的那些手指长的小黄瓜全摘下来,再把搭架子的竹竿和树枝拔掉,整齐拢在地头。

最后挥起镰刀,把黄瓜秧连根削断,任它们躺在原地。等种新菜的时候再翻垦,这些秧苗就能添点儿养分。

拉好黄瓜秧,姜冬月又照例除了草,摘下长成的豆角,看看没什么遗漏的,便收拾好提篮往回走。

闺女还在家等着,姜冬月的脚步难免比来时快些,走过桥头却忽然被人叫住。

“冬月,冬月!老黑兄弟在家吗?快叫他来窜个忙!”

喊话的是赵大花兄弟赵成才,他跑得满头大汗,神色也有些紧张,“陈爱军他丈人在爱党家里打起来了,有点儿拉不住!”

姜冬月听得一头雾水:“爱军他媳妇是我们魏村的啊,怎么能跑咱村儿支书家里打架?”

真动手也得上陈爱军家里打女婿吧……

赵成才梗住了:“这、这个三言两语说不清,我得赶紧再叫俩人。你回家见着老黑了也叫他快来啊,他个高脸黑,镇得住场面。”

姜冬月:“……行,我这就往家去。”

第16章 育红班

乡下地头不讲究耍官腔,很多人到老都分不清镇长县长谁是谁,但大伙儿对村支书绝对是非常熟悉的。

因为每逢浇地、种地、交公粮、过庙会等,就需要支书四处跑动协调,鞋底子都能磨薄两层。平常谁家遇到困难或有什么纠纷,也是找支书调解。

陈爱党在石桥里当了好几年支书,名声一直不错,怎么今天叫兄弟的老丈人打上自己家了?听赵成才那意思,陈家人还有点儿底气不足的样子。

真是奇了怪……

姜冬月想不出原因,远远看到还有其他乡亲往陈爱党家的方向跑,乱哄哄的,赶忙绕了两条巷子朝家走。

她这会儿挺着个大肚子,可不敢凑打架的热闹。

没走几步,迎头碰见唐墨和王满仓,脚步匆匆地往街上奔。

“老黑,满仓大哥,你们俩干啥去啊?”姜冬月问。

唐墨一头板寸湿漉漉的,明显是刚下工洗了把脸,就让王满仓给叫走了,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皱着两道浓眉,说道:“上爱党家窜忙去,不能叫人在自己村儿里把支书给打了!”

姜冬月板起脸:“打什么打?你少在外头胡闹。”

“咳咳,打不起来,冬月你尽管放心。”王满仓挤挤眼,“我正跟老黑说呢,陈爱军在外头勾搭了一个年轻小姑娘,人爹娘找上门了,说是好像怀孕四五个月了?完了陈爱军他亲丈人也来了,两边一碰头,爱党也不好办,想着多找几个人壮壮声势。”

唐墨惊得倒吸一口凉气:“陈爱军?不能吧?他都俩闺女了啊!”

“知人知面不知心呐。”王满仓压低声音,“要不是陈爱军这事儿干得不地道,爱党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