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道,“垫圈是往猪圈里丢秸秆杂草吗?”
虎仔娘听见李瑜的声音,回头见他点头道,“是的,就是堆些泥土,秸秆杂草混合猪粪,这样还可以吸收臭气又肥了土,适合做底肥。起圈两天一次就可以了,这样坚持一个月,保管你家菜园子都结褐色油块。”
李瑜笑着点头,“这样还省得天天挑水洗猪圈。”
虎仔娘道,“天天冲猪圈也未必凉快,老话说的好,'夏天土多则牲口凉,冬天土多则牲口暖’,一辈辈人折出的道理不会有错的。”
李瑜可没听过这些老话,但自然是相信虎仔娘的。
虎仔娘又问李瑜之前是怎么堆肥的,李瑜说把用石灰把坑底凿紧防止漏肥水,然后把他认为好的东西,比如草木灰、杂草、河泥混着粪水一起用杂草埋着坑里,上面再用泥封好,天气好两个月就沤好了。
虎仔娘连连摇头,“这样不行,火灰是不能和农家肥一起沤肥的。”
李瑜有些疑惑,他记得以前在老家是见过长工用草木灰和农家肥沤肥的,但转念他一眼,自己沤的不成功没大肥力,想来是没摸清草木灰和农家肥的比例。没弄懂比例,那还不如听虎仔娘的,毕竟人家种庄稼真有一手。
虎仔娘后面又说了些什么地用什么肥,如土地阴湿,宜用火粪,黄壤宜用渣粪,沙土宜用草粪、泥粪……
还说沤肥不是埋好等两三个月就行了,要控制温度,不能太冷或者太热,现在夏天沤肥很容易温度过高把肥力烧没了,要揭开散热,等温度降下来再浇点粪水进行二次发酵。
李瑜听得一愣愣的,从来不知道还有这些讲究。还以为是肥都直接丟地里就好了。李瑜谢过虎仔娘,叫虎仔娘和虎仔一起吃早饭,虎仔娘不喜欢拉扯,摆手说别见外了,自己要回家忙活了。倒是虎仔看到桌上摆着的炒菜馋的流口水。以为章小水家日子多难过呢,哪成想人家早上都要炒三四个菜,可不像他家早上天天都是杂粮埋头咸菜白粥。
最后大人没留住,把虎仔留下一起吃。
章小水高兴的直给虎仔添饭添筷的,李瑜瞧章峥脸色,偷偷拿筷子给章峥夹了一片腊肉。
章峥脸色这才缓和,见虎仔拿着筷子在碗里翻肉片,章峥一口气把碗里的一点肉沫全部挑给李瑜了。
孩子们吃个饭也不消停,筷子头上的打闹少不了。吵吵闹闹的,章有银见李瑜接受良好,饭吃的还挺香,心里也松了口气。
吃过早饭,章有银去挑水。李瑜不想他去,章有银说没挑水用肩膀不用后脑勺,要他在家放心。
虎仔抬起袖口抹了下嘴角的油皮,又抱着肚子打了下嗝,问章小水今天去哪个村摘草药。
章小水和哥哥商量了家里会留一个人陪着李瑜,虎仔听后说他家养个看门狗就好了。章小水说他家养不起,等他长大了再养。
这话把章有银听的心塞,虎仔一拍脑袋,“不用等长大啊。我家就有现成的。”
于是虎仔把他家看门的大黄狗牵到了李瑜家,大黄狗一直拴养凶的很,一拴李瑜家门口树边,这下李瑜和两孩子都不敢进出了。李瑜赶紧让虎仔把狗送回去,他家养那么些鸡鸭,村子里人心浮动,全靠大黄狗整日叫唤警告。
不过送回去前,章有银还拿两日前屠夫老板送的猪肺给大黄狗吃,原本对着他狂吠不止的大黄嘴里塞了块“肉”,顿时两眼冒光朝章有银摇尾巴。
虎仔惊讶极了,虽然知道他家大黄势利眼,全家就怕他娘,此外对他和他爹都是装模作样摇尾巴,这会儿得块“肉”就认主了。他骂骂咧咧把大黄狗牵回家。
大黄狗被牵走,院子里安静了,章小水目光还流连追在那走远的黄尾巴上,章有银摸摸儿子脑袋,“去河里捉鱼吧,刚好这会儿有猪肺。”
天气大,猪肺放了两天已经有臭味儿了,吃是不可能吃的。但是做鱼饵却是好的。
“这个能捉到鱼吗?我看村子里大人都插不到鱼的。”章小水道。
这群孩子常年在河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