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也很投机。
李瑜送给她一支莲藕荷花还有些时蔬瓜果,吴婶子也高兴的收下。
周府里有莲蓬荷花, 莲蓬贵, 荷花娇,但那都是主子的份。这会儿李瑜送她的, 这里面含着一份牵挂惦念了。
吴婶子家人都死于战乱,一个人跟着周家从中原下西南避战,但又不是周家家仆,虽然她这会儿在府里得意,但背后也有众多家仆闹眼子。和李瑜一来二往里虽然有些互惠牵扯,但吴婶子心里也熨帖,已经把李瑜看成得眼的后辈了。
吴婶子在府里没个贴心的人, 奉行天聋地哑做多说少的准则。可人憋久了还是想找人说说话,外加上她本就是喜爱热闹的人。于是忍不住和李瑜聊起了府里的动静, 自从她凭借一手姜丝好菜得了周老爷子的夸赞, 二房那周厨娘一门心思和她耗着, 后面又不知道得了谁的点拨, 转了个弯不拿自己短处碰她长处。
周厨娘的长处是什么?她是周家世仆,手里捏着好些菜谱方子。就这地儿里没有的豆腐,她也会做。
明里暗里说她不会做豆腐。
吴婶子倒是没觉得心里不平衡,她会做豆腐那可不是她家几世当奴仆换来的。而她吴婶子可不是家仆,只是周家雇佣的伙计,她可以随时走人,周家可不能像奴仆一样发卖她。
要不是这世道乱, 依附大家好过活,吴婶子都不惜的在后宅争斗。
吴婶子心里想的明白, 被看不惯的周厨娘用豆腐抢了了风头就算了,要是她惦记着之前做姜丝鸭出的丑,也要她用豆腐做菜在周老爷面前出丑扳回一局,吴婶子可不想她得逞。
所以,吴婶子也盼着周圆进城来的。她了解村里人,进一趟城总不会空手的,一定要卖些东西。周家可不就是要卖豆腐吗。
所以吴婶子打算在周圆这里买豆腐,一是自己拿回去尝试研究豆腐食谱做法,二是也要看看周家这豆腐做的怎么样,虽然是和酒楼牵线但也得看看豆腐品质可否。
这一切都很顺利。
周圆很上道的给吴婶子留了两条豆腐,吴婶子看见那豆腐细腻没有粗孔和黑点,便知道这豆子原料都是过心的。
吴婶子当即道,“你这豆腐做的好,紧实不松散又嫩。”可比那周老婆子做的好。
周圆得吴婶子夸奖,心里底气也足些,他笑着说了好些漂亮的恭维话。还想替吴婶子买单付馄饨钱。
不过吴婶子阻止了。
章有银在旁边见着这吴婶子确实是热心的好人,又对李瑜颇有照顾,给吴婶子说了好几个豆腐方子。
什么香煎孜然豆腐、肉沫豆腐、红烧脆皮豆腐等等,做法说的细致,一旁周圆都听呆了,忍不住唾液生津,心想这还是他卖的白豆腐吗?他以前在主家的时候都没吃过这些豆腐。
而吴婶子一边听一边琢磨,她眼前好像已经有案桌锅灶,章有银在一边说她在一边做了。章有银说完,吴婶子好似都闻嗅道豆腐特有的肉香美味了。
吴婶子两眼放光,认真打量起章有银,怔了会儿,又看向李瑜道,“不傻了?”
李瑜点头,嘴角翘翘矜持道,“现在有点小聪明了。”
四个大人听着都忍不住哈哈笑,一旁棚子里的孩子忍不住跑来,牵着大人的手,遗憾他们错过了什么好笑的。
吴婶子连连道好啊,老天有眼了,那激动的眼里竟有了泪花。可不是,想起李瑜在偏门卖姜那回差点就晕死过去了,脸色惨的一张白纸,真正是在熬日子,这会儿算是终于有个依靠了。老话说的好,男人是顶梁柱,这个家靠一个病弱哥儿撑实在是太难了。现在可中有有盼头了。
李瑜让两孩子喊吴奶奶,章小水眼睛一亮,他有奶奶了?他还不能区分吴奶奶和奶奶的区别,脱口而出甜甜的一声“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