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有三户人家收不上来,只得拿地抵税。原本是打算直接递给衙门算了,但是后面想了下,那几块田挨着一处的,就是灌溉有些不便,不如找个大户买了,条件是还单独在村里建一架水车,这样不仅村民得钱交税,村民也能在家用上河水,今后买主耕田灌溉也方便。”

里正听了没说话,郑秋菊笑吴启河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就几亩地,一亩地顶多卖四两出头,卖出的钱不得原原本本给村民?那买主又凭什么多出七八两修建水车?”

吴启河脚尖在地上重重压着,上面倒是笑着道,“我这里有个法子,来征求干爹的。”

吴启河凑近里正低头轻声道,“这世道,城里的人都说赋税只会越来越繁重,今后山狗村卖地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如果同意修水车,今后地优先卖给对方。”

郑秋菊一惊,随即想到吴启河打的什么注意了。

可不得不说,有钱的地主都会同意。

地多难置办?不是有钱就能买的。地是命根子,不到家破人亡的地步谁会卖地?而且卖地还得经过里正的手续,没了地的束缚,那人心也就野了,一般里正会考虑本地治安人员稳定情况,不会轻易同意卖地。甚至,有的地方宗氏法规严苛,地也只能在族内流转,压根轮不到卖给外人。

要是按照最近两年赋税的程度下去,不出两年,山狗村的村民全都要沦为佃户。有的村民可能在乎,但山狗村的大部分村民不在乎,只想把眼前日子敷过去,盼着有天回故土。所以卖地是早晚的事情,他们倒是接受良好。

可是章家……

郑秋菊看着吴启河道,“章家你最好别打主意。”

吴启河眉头一跳,忙道,“哪敢哪敢。”他说完眼睛微眯道,“那章有银脑子好了人更加蛮横了,带着程武动不动就拿斧头威胁我。”

“瞧着他们身手了得,也不知道过去是做什么的。”

里正没说话,郑秋菊立马沉声道,“干土匪的。想活命就不要招惹他们。”

吴启河见里正没说话,连连对郑秋菊点头。

等吴启河从郑家回去时,手里多了一包绿豆糕。是郑秋菊交代他给石墩带的。自从和离后,郑秋菊就没再去过山狗村,只是每次都会托吴启河给石墩带些零嘴。

吴启河琢磨了下,郑秋菊现在护着程武和章有银,不外乎惦记着一个是儿子的爹一个是救命恩人。但随着郑秋菊二嫁给村里的书生,山狗村的一切都会变成她不愿提起的污点。到时候还看那两家怎么蹦跶。

一个没脑子只会撒气的女人也配指使他,不就是出身运气好点,瞧她那无脑包,嫁给谁日子都是鸡飞狗跳。吴启河这样想着,心里那点郁气才稍稍散了些。

卖地的事情过了里正明面后,吴启河很快就推动起来。

饶是章有银都不得不说吴启河是能干实事的人。

卖地很顺利,期间田有财眼红人家卖地,两亩地八两银子出头,那可真是一笔天大的巨款,他也想把自家的田卖了。田有财嘴里嚷嚷着这田种出的粮食还不够交税,种田是亏本生意,还不如卖了拿钱做佃户图的轻松,省了种子钱和农具钱。

气的孙傲梅拿着菜刀和田有财打架。

最后,还是因为那两亩田地是衙门置办的安置田,不倒交不出税收的地步不能轻易发卖。就是卖也要经过里正家同意。

田有财没能卖地,到手的钱飞了只把怒火往家里人身上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