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算,这里起码有三十根了,这不得二十几两啊!
但这旁边就是两个猎犬的窝,怕是没人敢偷偷摸摸来的。
老木匠那脸色变了又变,垂涎不已,老木匠见这种扯皮的多了,此时好心道,“这么些木头,要是你家修房子,山主人找来对峙,怕是有麻烦,以前就有这个例子……”
章有银笑着打断道,“我家没山,是买的梨花村,黎大山的。”
章有银一说,老木匠就知道了。那黎大山逛窑子进赌坊,把家底全掏空了。那几年新朝还没成立,赋税重家家日子难熬,黎大山还要卖树。
价格也是便宜的,不论木材,一根两百文,但饭都吃不起了谁要这树。
老木匠心动,但不说没钱,他两个儿子还在战场上没回来,买这些树做什么,做棺材板吗,很是不吉利,所以老木匠也不要。
最后那黎大山被逼债的吓怕了,低价说谁出十两银子,他家山头二十年以上的树随便砍。
可谁家有十两?村子里一文都是宝贝难赚的,即使有十两那也都是棺材本。
那会儿章小水九岁,家里种了半亩姜,李瑜吃药费钱,章有银手里存了四两。但他听见这消息,立马找周圆和虎家借钱凑了十两。
周圆和许桂香都劝章有银别买。家里白米饭都还吃不上,两亩水田收成不够完税的,仅仅靠着种姜和打猎维持日子,欠债谁敢想?村子里一旦欠债了,那这辈子就完了。种田又不能暴富,老天不赏脸只会让田里颗粒无收家破人亡,要说家里欠债,那往后十几年都勒紧裤腰过日子。
外加那时候外面还在战乱,谁都不知道未来是怎么样的。
有钱都紧着囤粮食,谁会囤带不走的木头。
但他们见章有银意绝,觉得自己该劝的都劝了,章有银还是要借,他们也借的爽快。
这会儿十两进山砍回家的木头,一根最便宜的松木没个半两银子问都不要问,更何况里面还有少许名贵的木头。
老木匠眼热又佩服道,“你这后生有成算的,你当时怎么就敢买了。那可是十两啊,要是仗打到这里不全白费了。”
章有银自然知道仗不会打到这里的,他们这地带的刺史早就暗地归顺了新朝,果然后面新朝成立后,华水县那无德功绩平平的县令还升迁了,据说唯一的功绩就是安顿了流民。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刺史没叛变,乱仗也不会打他们这里来。要粮草补给没补给,要人没人,反倒是这边的山匪还猖獗。
章有银只给老木匠说是瞎猫碰见死耗子,就看着便宜凑钱买了,想今后修屋子用。
结果现在物价上涨,他这十两的木头起码翻了两三倍。
张家父子摸着木头真是眼热啊。
张大郎张二郎纷纷埋怨他父亲没眼光,这么好的捡漏机会都丢了。
老木匠瞪眼道,“换做你们舍得钱?花钱买了一大家子喝西北风?你以为借钱买就好借?你家亲戚谁愿意给你借钱?”
“就你家儿子去你大伯家吃一口饭,那人家转头就到处说吃的多,还改天把自家孙子放咱家吃回来。”
程武见张家这模样,顿时对章有银热泪盈眶道,“老大!你是我一辈子的老大!”
章?*? 有银道,“是你一辈子的饭桶吧。”
第83章 拉活
章家看着不打眼, 但茅屋藏“金木”,随随便便堆放在后屋檐的木料就够人眼红的。
前屋后院都平整干净,像是拿石灰腻子刮了一样敞亮, 靠河还有水池, 这屋子住着才叫舒坦。
不显山不露水的。
章家有钱。
一个牛棚,原本预计他们张家加章家父子两人搭个两天轻轻松松, 但这会儿又多了程家父子帮忙,一天也能放个早工。
不过张大郎和张二郎都不约而同想干两天,反正章家有钱,而且章家伙食还好,长这么大就没吃到这么好吃的饭菜。
反正手艺活,快慢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