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皮厚,开窍是要比别人慢点。
石墩腹议虎仔:他现在瞧不上,今后也瞧不上。
回家就和章小水把周小溪拐了,看他上哪瞧去。
石墩和章峥对视一眼,达成了默契。
虎仔肯定对周小溪有意思的,但他心底又有些抗拒,就这样拖拖拉拉的。
外加性格使然,显得一直不开窍。
想到这里,章峥又无声叹气了下,也不知道章小水在干什么。这回到家,会不会有不一样的发展。
三人逛着杂货铺子,日常用具和县城基本差不多,但是府城的更为精细样式多,就一个脚凳,做的圆润四面雕的花纹都是百子贺寿。就拿灯罩来说就各种款式,灯盏就更不用说了,什么造型的都有,铜器件刷了金粉,金灿灿的富贵又雅致。
章峥挑了个小的灯盏,一支并蒂莲的花托,还有斜斜延伸出的一片荷叶,半截手臂长,放在桌上亭亭玉立的。晚上点了灯,黄晕朦胧的,灯影映在白墙上,可不是永开不败的并蒂莲。
带了铜的,这东西就很贵了。在战乱时或者铜钱价高时,很多人背地了毁铜器铸私钱。
一件铜器也是宝贵的传家物件了。尤其是这灯盏工艺精湛,寓意还好,作为聘礼绝佳首选。
但是老板要六两银子。
章峥这次出门带了自己的六两私房钱,外加镖局给的四两定金,一共十两,前面买了许多,这会儿兜里还有二两银子多。
章峥没买。
出了铺子,虎仔和石墩都瞧出章峥心情有些低落。这东西反正在华水县是买不到的,而府城,要不是走镖,他们也不会来了。
虎仔想了下,“我二两借给你。”
石墩也道,“我也可以借二两。”
虎仔瞪石墩,“你开始只打算给我借一两!”
石墩笑嘻嘻道,“你是我情敌,我给你借一两都是看在兄弟情。”
不过章峥没要。
自己有钱买是锦上添花,没钱借钱买就是打肿脸充胖子了,章小水也不会喜欢的。
只是心里有个惦念遗憾。努力赚钱。
几人去逛,一条街杂货铺子十几家,他们逛完了,一件都没买。买不起,东西太贵了,便宜的样式华水县也有,别说章峥了,石墩和虎仔看多了精贵好看的,再看普通的也觉得差了点意思。
眼光高了,兜里的钱没变,几人也没丧气,脸上都是自信,他们还年轻,现在不能买,今后随便买。
一逛到了天黑,那夜市是必须去的。
府城的晚上灯如白昼,街边的屋子基本都是两三层,屋檐都挂着灯笼,不说酒楼了,就是摆摊的食摊挂的灯笼也漂亮,淡黄的光晕从薄如蝉翼的灯壁透出来,小吃食物都显得色泽诱人。
小吃种类那也琳琅满目,如果华水县是荒漠,这里就是鱼米之乡。什么肉卷青菜、酱香饼、卤煮、鸡蛋肉堡、烧鹅、瓦罐汤、包浆豆腐、炸豆腐、臭豆腐、烤苕皮、梅花小糕……
价格最便宜的是七文一份的臭豆腐,但只有五块,和巴掌大的烤苕皮。
三人都是买一份分着吃,最后一条街都吃遍了,有的难吃的要死,有的还不错,三人像是掉进米缸的老鼠,也有点冲动花钱。那贵的物件买不起,这小吃摊还买不起吗?原本二十文一份的瓦罐汤都会觉得贵的,但是一对比其他那些哥儿用的东西,这二十文不要太便宜了。
府城里人日子丰裕,即使逛夜市,不论男女老少哥儿丫头,手上都有镯子,头上也会带点头饰,很少全素的。
虎仔一口吞了热乎的鸡蛋肉堡,满足的哈了口气,瞧章峥对那些灯笼看来看去,眉头思索很认真的样子。
不会是想到成亲时的红灯笼了吧。
然而章峥问他们道,“你们看有的食摊用的红灯笼有的用的黄灯笼,这是什么讲究。”
石墩和虎仔都忙着吃,忙着看,手还得招架别被拥挤的人群把食物撞掉了。心里只嘀咕府城的人怎么这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