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章家都喜欢吃冬笋,春笋偏涩,冬笋偏甜,细腻脆嫩有嚼劲儿,炒腊肉或者筒子骨煲汤都是一绝。
冬笋剥壳也简?*? 单没毛刺不沾手,春笋壳外的毛刺多如牛毛,麻烦的很。
冬笋都是沿着竹鞭横着长,挖出一颗,有时候连着好几颗,越发越有劲儿,好像地里刨黄金似的。
周小溪和赵天天刨雪地的时候也很开心,发现了好些野葱。田间地头的野葱都被人挖了,哪能在竹林里看见这么大片大片的嫩绿。
这竹林少人来,常年落叶腐败,滋养地面一层薄薄的黑土,野葱都一根根的很粗,完全不似村里长的干瘪瘦弱,和杂草都分不清了。这个全是野葱就很好打理。
两人拿着小锄头也吭哧吭哧的挖。
周小溪平时只拿绣花针,这会儿手磨的通红眼里还激动的厉害,完全不见停下来的。赵天天也跟着挖的起劲儿,等章小水挖了一背篓冬笋时,两人身边也堆满了野葱,堆的整齐,看着三十斤是有的了。
赵天天挖出了汗,见这么多了应该怎么都够了,他道,“这咋吃?”
赵天天没吃过,但见周小溪挖宝贝一样,他忍不住挖,也莫名其妙地激动开心。
周小溪道,“你个地主家的少爷没吃过很正常。”
赵天天家也是逃难来的,在大黄村有远亲,他家在别的州县有田地,有根基。
那时候听说战乱要来,赵家收拾金银细软逃难到这偏僻的山村。田地有心腹看管,每年秋收后,会卖一部分,也会赶着骡车走几百里路把粮食送大黄村。
所以赵天天自小吃糖能把牙齿吃蛀虫。
后面战乱要结束的时候,赵天天生了重病,没随他爹和叔伯们一大家子返回原籍。
他奶和他娘留下来了,图大黄村清净,人情简单养老好。
赵家在大黄村只留了一个老嬷嬷一个有拳脚的小厮照顾祖孙三人。
周小溪道,“好吃的很,这个野葱头和烧过的辣椒一起擂,做蘸水很好吃。还有野葱酱肉包,野葱炒腊肉,野葱鸡蛋饼等等,反正章叔做出来的就没有不好吃的。”
“这么多也不一定要一次吃完,还可以晒干后腌制也好吃。很下饭的,小时候没菜吃,就吃这个,长大后还很喜欢吃,你就知道多好吃了。”
“当然,我家做我就不会吃,章叔做我就爱吃。”
把赵天天听的舔嘴,这么好吃?
可惜他又不能去章家吃。
章小水道,“有什么不能的,你来我家吃就行了。”
赵天天有规矩觉得不好,章小水就道,“我阿爹要生了,到时候肯定摆酒席的,你来吃酒就好了。”
赵天天忙点头,已经要吞口水了。
他道,“这还有好多野葱没挖,咋办,背篓装不下了。改天再来吗?”
章小水说不用,他们接着挖,章小水进山砍了一些藤蔓来,都有大拇指粗,用藤蔓捆绑红薯藤是农家子的基本功,章小水自然也会。
回来时,手里还拎了四株兰草。
兰花淡绿深浅不一,有的是花苞,有的绽开一萼隐隐露出淡黄的花蕊,闻着很香,雪地里一缕幽香。
周小溪道,“诶,师父肯定喜欢。”
赵天天道,“有一株是双生花。这是雪影春兰,难得是纯白的,只花萼底部有点浅绿,花蕊也是黄绿嫩嫩的诶。”
“卖吗,我奶奶喜欢。”
章小水摇头,“我阿爹喜欢,你要是喜欢我再带你去找找。”
周小溪打圆场道,“我看这兰花是报信的,双生兰啊,平时都只看单朵的,说不定就是说我师父会生双胎。”
赵天天哈哈笑,“那双胎可就热闹了。”
他拒绝了去挖兰草,大冬天冷死的了,路都走不稳还钻什么林子,他能全须全尾回去他奶奶和娘就很安心。
章小水见赵天天不去,他也没提出把四株匀出一株给赵天天。
三人又挖了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