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成亲,还真不怎么兴这个,不过从山狗村开始,后面周边村子都开始兴了。

只是这份钱,主人家舍不得出,也不知道哪个精明人想了个名头,这租红绸的钱是要舅舅和姑姑姨娘那边出,墙上扒一张红纸,将出钱的亲戚名字都写上去,再写套路祝贺词。

这样可不就是皆大欢喜,新人和亲戚们都有面了。就是心疼舍不得出钱的,这样分摊下来也没几文钱了。

周圆挂好红绸确保屋檐下两边红绸弧度都相差无几,扶着木梯下来,就见章小水端着木钵进了院子。

周圆道,“嚯,这么多青团啊,翠绿圆圆的,比我老家市面糕点铺子做的还好看。”

田幸道,“那不是,吴婶子的手艺可是周家太太都惦念的,这么些果子糯米粉白糖都五斤以上了,可不得好吃吗。”

柳桑拿碗捡了十个喜饼,两个青团,叫田幸送隔壁孙傲梅吃。

田幸自然是笑得欢喜,这种事他不好直接提出来,但是每次姆爹有好吃的,都会叫他送娘家吃,从来不会让他为难。

田幸把点心端去娘家时,正好赵丽花也在,两人刚从山里摘水笋回来,赵丽花背了一袋沉甸甸的,就在孙傲梅家里歇脚喝口水。

天不热,但上山也是出了一头的汗,赵丽花捻着手指从腰间小心地抽出素白的棉布手绢,故意在孙傲梅面前擦额头,想炫耀这是山子从城里给她买的讲究货。

孙傲梅还真看了一眼,不过话还没出口,赵丽花也见田幸来了,第二眼就看着那印着大红喜字的喜饼,好奇道,“这囍字是咋搞出来的?”

田幸给赵丽花递一块道,“是红曲米炒熟研磨成的印泥,之前章家成亲的时候买了个囍字印章,喜饼烤熟出炉时,再戳上就成了。”

赵丽花手也没洗,就拿干净的手绢包着,心想只见过大米小米黄米,红米是什么,这么讲究,大咬了口小小一嚼,还真喷香的。

她又看像那青团,是叫青团吧,反正她老家和华水县是不吃这青果子的,一听艾草做的就苦哈哈的。

孙傲梅也把青团分赵丽花一个,赵丽花见一共只两个,有些不好意思拿,并且也真不想吃。瞧着就绿了吧唧的,不免想到逃难时啃树皮吃树叶那折磨日子,连连摆手,只觉得嘴里都泛苦胆汁。

田幸巴不得赵丽花不吃,他娘就吃两个呢,这东西做起来麻烦原材料还这么贵,华水县更没有卖的。

孙傲梅道,“你刚没听说吗,白糖糯米粉都起码五斤以上,就这好东西还是章家送来的,你不吃我就都吃光了。”

赵丽花一听这么精贵,又只两个,见孙傲梅还留给自己,心里感动一番,“等山子靠得功名后,我请你下馆子去。”

孙傲梅笑着说自己记得了。

两人拿着青团看了又看,问到一阵软糯清甜的香味,一咬果然好吃的很。

两人疲倦脏兮兮的脸都笑了出来,很是惊喜,拿着手里又看,不知道怎么做出来的。就如同孩子吃到糖似的,你一言我一语的猜测起来。

田幸见他娘这般笑得舒坦,瞧着赵丽花,心里不知道是膈应还是幸好。他去了城里没时间陪他娘,就是没去城里一天忙做豆腐忙照顾孩子,再加上顾忌也没天天陪他娘。

如今看他娘有个聊得来的伴,心里多少有些慰藉。

田幸见二人又饿又渴的,吃着青团喜饼噎人,进屋端了瓢水给她们。

还把他娘的新衣裳找出来,放床边明天喜宴穿。

明天说不定也会来其他村子的人,有人情来往,总是好事。

就像是在城里找事情做,都只收熟人,就是要熟人担保的知根知底。

田幸临走时还叮嘱了他娘一句,孙傲梅道,“小溪穿好看就行了,我一个老婆子穿什么好的。”

话是这样说,脸上的笑让赵丽花艳羡的很。

另一边,章小水在同周小溪说话。

周小溪紧张的不行,已经连续七八天晚上不吃饭了,务必勒出他的小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