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小水道,“是啊,太讨厌了。”

章峥点头,确实讨厌。

两人说着说着就从里正家的院墙走过,看到了一个院子没有围墙的人家。前脸儿连着院子里都是砖石,院子里有些人,摆了两个八仙桌。一个妇人正端着一旁热气腾腾的海带炖猪蹄,那一桌孩子都馋的两眼冒光。

第34章 取钱

黄大兴家大喜的日子将近, 他小儿子迎娶镇上绣坊的闺女,这亲事简直打着灯笼都找不来。

大黄村也有些妇人从绣坊接些针线秀活,来补贴家用。但是绣坊这些年受战乱影响, 没有商队往来生意也不景气。

大户人家的绣帕荷包等小物件都是找绣娘专门定制的。镇上的小绣坊一般面向城内一般普通百姓家, 而现在都勒着肚子过活,自然不会这么讲究, 能自己绣被面枕套就不会在外面买了。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家老板再怎么不赚钱,那对村里人来说还是有钱。这不,黄大兴家攀上这门婚事,早早就把三姑六婆沾亲带故的亲友都接到家里热闹热闹。

来这么些人,那也寻摸着能牵线搭桥去绣坊找些刺绣的活计,就是不能那也能来黄猎户家吃上个荤腥。村里人赚钱单一, 一年到头就是秋收拿一点稻谷豆子换点散用钱,或者攒着鸡蛋鸭蛋换钱。要是年景不好赋税重, 这些更别想了。绣活儿, 是村里人为数不多赚钱的途径了。

办喜事, 人多本就热闹, 嘴巴说的累,话把耳朵塞的满,人心情都是飘的,听别家趣闻秘事就是莫名心情好。而山狗村半夜着火的事情也够人说的。尤其是烧的还是里正家的幺女婿。

黄大兴家的婆娘也是个嘴巴藏不住事情的,尤其心里怨抱里正家呢。因为里正家五六年前翻新屋子,加宽了院墙,不仅把路站了一半, 还把她家的日光遮挡住了。

从村口看,里正家多气派一座大宅子, 而她家露出了黄土边角木屋檐,显得她家多穷酸似的,每次从村口瞧都气不顺。要不他家是里正,黄大兴婆娘铁定要去吵一架的。

但里正家不能得罪,那就只能自己家下功夫了。

还不能里正家翻修了她家立马跟着翻修,不然旁人还说她家想和里正家比,传到里正耳朵里也不舒服。

这不,终于等到小儿子成亲,有正当名头买了青砖,把院子和脸面墙翻新了。这下从村口远远瞧着,只看到前后相依的两座青砖大瓦房。

人活一辈子可不就是争口气么。

黄大兴婆娘自觉老天都在帮?*? 她。

这会儿听亲戚们议论那晚着火的新闻,黄大兴婆娘没忍住道,“八成是那家和姑爷不和,三天两头回娘家撒泼哭闹的,她妯娌没少给我倒苦水。在娘家吃了还不算,还得拿回。”

黄大兴又听见婆娘在说闲话,皱眉瞅她。旁人立马就道,这说的都是事实,村里人谁不知道。

“对啊,事实嘛,村里人谁不知道。”

“可不是,我就说那流民村风水有问题,那些人身上都带着看不见的病,不然人家郑秋菊以前做闺女时,多水灵娇俏,现在都成撒泼怨妇了。”

“对吧,而且成婚五六年肚子一直没动静,肯定是染病了把身体搞不行了。”

“好像是的,那山狗村不是有个病秧子吗?估计也是逃难路上遇到了邪气。”

“奥哟,会不会传染啊。”

这些三五妇人聚集在一起,这个嘴巴一张唾沫一飞,那个手指头又虚虚一指,又有人眼睛一斜压着脖子悄悄凑近,说的有模有样,那故事堪比说书先生还精彩。

直到两张八仙桌摆在院子里,孩子们大声兴奋喊道开饭了,这些妇人才意犹未尽的摆着椅子去饭桌。

而这时候,有妇人注意到院子门口站着两个六七岁的孩子。

小哥儿瞧着么怯生生的,年画娃娃一样漂亮,长大看着又是个多事的狐狸精。另一个么看着倒是个闷肚子的狠角色。两孩子一身粗布短褂短裤小草鞋,短裤膝盖缝缝补补,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