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道三千,各有所长,吕一虽未曾与清微老道交过手,可吕一自信,自己的剑,便是这世间最快的剑,纵是清微,亦无法相比。
这是傲气,亦是自信。
夜色中一道流光划过,一个白衣飘飘的身形翩然落地。
几息之后,两个头颅滚落在地,眸中有骇然,亦有不解。
两位佛门罗汉不知道为何吕一的剑,会如此之快,快到二人还未来得及施展秘法便已生机全无。
吕一转身,对着南面深深鞠了一躬,喃喃道,“且以三人之魂,祭祀诸位的在天之灵……”
北风呼啸而过,如怨如诉。
不多时,天边有剑气翻腾如云海,而剑气之中,有九人负剑而来。
第125章 诸事毕
九人负剑而行,不多时已至吕一所立之处,见三具佛门僧侣尸首,却无一人眸中有些许惊异之色。
吕一在此杀三位佛门罗汉堂之人,而他们,亦在别处诛佛门之人。
“吕先生,多年未见,风采依旧,不似老朽,却已垂垂老矣……”
有人轻声笑道,一席青色长袍,须发皆白,却身姿挺拔,双目炯炯有神,不似寻常老者。
吕一笑了行了一礼,道,“上官前辈说笑了,若吕某到上官前辈这般年纪,莫说是持剑杀人,恐行走都已成了困难……”
吕一与九人纷纷见礼,相谈甚欢,似多年未见之老友。
吕一瞥了一眼地上的三具尸首,双眸一眯,面色肃然,道,“劳烦诸位随吕某走一遭天山,吕某在此先行谢过……”
“佛既已为魔,自当斩魔,方不辱手中之剑。”
“好。”
吕一轻轻吐出一口浊气,只道出一个字。
天山,佛门圣地,是为齐楚燕三国之边境。
无论是楚,又或是齐,亦不过数百年历史,而天山佛门,在此地已有前余年。故此地之民似乎并不将楚国,齐国太过放在心上,只奉佛门为尊。
而此地常年白雪皑皑,冰千年不化,并不是富饶之地,故齐楚燕三国皆无心将此地纳入疆域。如此,反倒让此地成了佛门之地,方圆三百里之民,皆为佛门信徒,这三百里之地,似已属佛国。
十人皆为八境之上的剑者,十人齐出,声势浩荡,似千军万马,可横扫天下。
……
长安。
祭祀之地,名曰圜丘,地处明德门外道东二里,圜丘之状,自不必多言。
楚秋着一身衮冕,而楚天与三王,文武百官皆着祭祀之服,面色肃然,不敢有丝毫平添之意。
本是国诞,却改为国祭,而祭天,亦是流程诸多,迎帝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撤馔,送帝神,望燎。
行完流程,饶是楚天也觉心神疲倦,祭天乃是庄严至极之事,楚律有言,每逢祭祀,于陈祭器之后,即令御史会同太常寺官遍行巡查,凡陪祀执事各官,如有在坛庙内涕唾、咳嗽、谈笑、喧哗者,无论宗室,大臣、官员,即指名题参。
也因此,文武百官无一不提心吊胆,诚惶诚恐,生怕出丁点差错。
祭天之后,满朝文武心头方才长舒一口气,又齐至麟德殿,诸国使者本为贺大楚四百年国诞而来,如今国诞虽改为国祭,却也不可怠慢诸国使者,故楚秋于麟德殿设宴,宴诸国使者与文武百官。
按理来说,楚天身为太子,理应作陪。不过楚天因不喜此道,故以身体抱恙为由,未曾前去。诸国使者来长安已不是一日两日,楚天命若悬丝之事众人皆知,故未曾有异样,只道让楚天多多保重身体……
若在往日,宴会之上自然免不了莺歌燕舞,然今为国祭之日,故未行此举,一切从简,至于诸国使者是否心有不悦,却也只有他们自己知晓。
……
时间如流水,须臾之间,已是一月过去,楚天之伤势虽未曾痊愈,却也好了六七分,饶是医圣张平亦颇为惊异,言楚天为天佑之人,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