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1 / 2)

景元宫,一座二十二年前便已无居住的宫殿,一座楚秋每逢烦心之时便会去的宫殿。

宫内知晓这景元宫主人是何人已没有几人,然天下皆知,而今为景元二十二年。

望月楼,楚天静静品着手中的女儿红,与周遭的喧嚣有些许格格不入。

“诸位,诸位且安静。”

一老者自人群中走出,笑着开口道。

话音落下,本嘈杂的人声渐渐安静下来,众人已认出这老者乃为望月楼掌柜。

“今日承蒙诸位至此,老朽不甚荣幸,本欲以连珠妙语感谢诸位,然老朽实在是胸无点墨,不善言辞,故而只得作罢,望诸位莫怪。”

老者深深鞠了一躬,以表歉意,又道,“今日为诗会之期,本应效仿先贤曲水流觞,旗亭赛诗,然因今日望月楼中广聚天下才子,故多有不便,因此今日诗会便稍稍简单一些,只需诸位才子自行书写出诗句交于小厮即可,若有不便者,亦可口述,自有小厮代笔。”

顿了顿,又道,“想必诸位皆知往昔诗会都会由几位文坛大贤商议,或以景,或以情为主体,诸位才子以此作诗,而今日,几位大贤商议之后,决定今日诗会,说想说之事,写想写之诗,不再规定要写何物。”

“如此说来,岂不是会有人拿出以前所作之诗?”

有人发问,亦有不少人应和。

老者一笑,道,“尔等所虑,几位大贤又岂会想不到,之所以如此,乃是诸位大贤不想有人曾曾作佳句却未为人所知,如此,岂不遗憾?故而,今日,只要是自己亲作,无论是往昔所作,又或是现在所写,只要在一个时辰内写出,皆可。”

闻言,众人纷纷点头,皆赞几位大贤思虑之周全,非常人所能及。

“老朽见诸位已无疑虑,如此,老朽便在此宣布,今日诗会,开始。”

楚天目光一扫周遭众人,不禁瘪了瘪嘴,欲倒酒一饮而尽,却发现酒壶已空,不禁叹气。此刻纵是再想要酒,却已无小厮空闲,或是掌笔墨纸砚,或是替人代笔,更有甚者,手持纸笔,满脸兴奋之色,口中喃喃,道,“幼时曾作一诗,自觉为千古绝句,可却无人赏识,今日这诗会,终于可让这绝句为世人所知,若是夺得诗魁,还用做个什么小厮……”

却见这小厮写到,“天生爱油又爱酒,吃肉挑肥不挑瘦。别人笑我好忽悠,我笑他人看不透。”

饶是已经两世的楚天此刻也忍不住一笑,他不知这小厮是哪里来的自信自称此诗为千古名句,楚天虽不懂作诗,然在前世书中的诸多千古名句都已铭刻于脑海之中,这小厮所作,充其量是一打油诗罢了。

因不再似之前那般喧闹,楚天笑声已入小厮之耳,忙拿上所写之诗到楚天跟前,道,“道长,您看我这诗如何?”

楚天哑然,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只得伸手竖起一个大拇指。

小厮见此,大笑一声,小心翼翼的捧着诗,竟四处问询此诗如何,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这是在下十年前思虑数月所得之诗,今日终可让其名扬天下。”一白袍男子盯着手中所写之诗,不住的点头,道。

其身旁之人顿起好奇之心,挨近一看,捧腹大笑,道,“兄台此诗定然名传千古,吾远远不能及也,还不速速念出,让众人瞻仰瞻仰。”

白袍男子自得一笑,道,“本欲低调,然兄台既已如此说,那在下便让诸位听一听这千古名句。”

男子一正衣襟,又轻咳几声,肃然道,“诸位且竖起耳朵听好了……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无数人笑得前俯后仰,东倒西歪。

倏地,二层有青年迈出,衣着光鲜,是为上等丝绸所制,一眼便可看出是一位大家公子,青年居高临下,眸子一扫众人,道,“本为风雅之事,却让尔等弄得乌烟瘴气,成何体统,若再哗众取宠,大声喧哗,便滚出望月楼。”

有人不忿,道,“望月楼莫不是你家开的,竟让人滚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