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涛皱了皱眉,道,“卫将军定会率大军马不停蹄的赶往剑南关,阻敌与剑南道,以免燕国大军长驱直入我大楚腹部,递往长安的急报也定然不会少……”
楚天淡笑道,“葛将军所言不差,到时,五万大军定会驰援剑南道。而这群逆贼之所以杀屠杀使团上下数百人,便是为了挑起战端,带燕国大举进攻剑南关之际,他们便会汇集各地逆贼起事,而梁郡地处山南西道要地,又已全然被逆贼掌控,故定会成为逆贼视为重中之重之地,由此兴兵直逼长安,到时候大楚内忧外患,必然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吕一疑惑道,“殿下便不要卖关子了,究竟有何良策?”
楚天饶有趣味的一笑,道,“若知燕国与我大楚已兵戎相见,这群逆贼便会起事,更遑论是知晓剑南关已破如此良机,这群逆贼又岂会错过……而我们要的便是他起事,只有他起事,这群逆贼才会聚集于此,到时……我们便可将其一网打尽,总有漏网之鱼,也无伤大雅矣。”
吕一眸子一亮,又皱起眉头,道,“却不失为妙计,只不过,怎么让这群逆贼相信却是难事,这群逆贼行事如此谨慎,恐不会轻易相信……毕竟剑南关虽只有五万兵卒,然皆为百战之兵,剑南关又易守难攻,短短时间内燕国绝不可能将其拿下……”
楚天笑道,“吕先生之虑倒是好解决,剑南关虽易守难攻,可若是有内应呢?再坚固的壁垒若内中崩坏也难以坚持多久。只需一道八百里加急文书将此事递往长安,信使途径梁郡之时,文书再为这群贼人所得……然后其余各道亦截获相应文书,然后亦有文书顺利传至长安……”
楚天看了一脸震惊的二人,又道,“父皇勃然大怒,令卫蓝率五万大军星夜驰援剑南道,又以文书调山南东道,黔中道,江南道之兵赶赴剑南道……到时,如此大的动作,这群贼人不得不信……”
葛涛眸中精光一闪,道,“到时,这群逆贼见山南东道,江南道兵力空虚,定然按捺不住,遂起事,欲图这几道之地,而后合围长安……”
楚天笑眯眯的点了点头,道,“葛将军所言便是我心中所想。”
吕一却有顾虑,问道,“逆贼极为谨慎狡猾,若不见几道之兵动,恐怕不会起事吧?”
楚天笑了笑,道,“动,为何不动,这几道之兵本就可驰援剑南关,毕竟谁也不知燕国是否会真的大动刀兵,若动,这几道之兵正好可助剑南关一臂之力……至于卫将军所率的五万神武军,吕先生可曾闻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说罢,楚天问葛涛道,“葛将军可有山南西道地图?”
葛涛点点头,取出地图。
楚天捧着地图看了片刻,一指聚梁城三十里之外的大山,道,“此山之况与那群逆贼冶铁炼兵之山相近,二位到过那里,如这种大山脉,藏兵一万在其中,又有谁人能发现?”
葛涛笑着点了点头,道,“到时,大军与如今已藏身于梁城的两千血卫里应外合,逆贼可平也。”
第52章 你会的,我也会
一招险棋,亦是一招妙棋子。
楚天三人于屋中将此谋划斟至尽善,因此事实在是牵连过大,山南东道,黔中道,江南道,山南西道,长安……大楚半壁江山皆牵扯其中,出不得丝毫的差错。
这是一出大戏,上至皇帝楚秋,下至兵卒,皆为优伶。
需以兵卒扮作信差,将剑南关已失陷的文书传往长安,而最重要的,是要将文书传到贼人之手,而这扮作信差的兵卒,定会九死一生。
对此,楚天虽是不忍,却也无奈,此刻他才深知那句一将功成万骨枯之语中所蕴的复杂情感。
又需楚秋于朝堂上下旨调山南东道,江南道,黔中道之兵驰援剑南关,且虽说驰援,但其行军之速却又要极为玄妙。既要让逆贼党羽笃信剑南关确实已破,已是十万火急,却又不能行得太快,如此,方可在神武军三卫剿山南西道逆贼之时,与神武军三卫成合围之势,一举荡平山南西道逆贼。
环环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