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松了口气,纷纷跟随陪笑。
宴堂中的笑声越来越大,气氛终于再次转为祥和。
满堂的笑声里,他忽然放下酒杯,走到长公主的面前,行礼道:“我欲求见公主,请长公主代为通融,崔某感激不尽。”
周围的笑声慢慢又悄歇下去。
长公主微笑:“崔将军远道而至,筵席尚未过半,等休息好了,再安排别事,也是不迟。”
“崔某有要事要见公主,不可耽误。请长公主这就予以方便。”
崔重晏蓦地提声,双目盯着长公主,强硬之态,尽显无疑,无形中更似有一缕杀气隐隐腾起。
人人心知肚明,崔重晏此行到来,绝非善意。但谁也没有料到,他会如此当堂发作。
李珑不由瑟缩了一下。
无数道目光也偷望过来。
长公主顿了一顿,压下当众遭受冲撞的不悦,面露犹疑之色。
李长寿皱眉,正欲起身说话,这时?*? ,身后响起一道通传之声:“公主到”
众人倏然松了口气,立刻转头望去,见宴堂大门之后的阴影里,果然立着公主。
廊阶下,满地雪光倒映,将她眉间的一朵描金花钿染成了带霜的雪青色。
“参见公主!”
众人纷纷转身,向她行礼。
崔重晏慢慢转头,望了过去。
同行而来的瑟瑟行至长公主面前,低声说了几句话。
长公主一言不发,慢慢起身,欲待离去,见李珑犹定坐不动,目光扫去。李珑慌忙起身,仓促间衣袖不慎带翻了案上的一只酒壶,“咣当”一声,壶瓶落地,酒液顷刻漫洒一地。
发出的异声在这寂静时刻分外刺耳,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引了过去。见长公主沉面,李珑愈发慌张,正手足无措之时,瑟瑟已是上前,将壶从地上拿起,轻轻归位,随即望向对面李珑,投去安慰目光。
李珑感激地望了她一眼,稍稍定下心神。
瑟瑟目送他匆匆跟随长公主离去。
接着,李长寿胡德永领着百官相继退了出去。瑟瑟最后清退堂中所有侍人,自己最后退了出去。
宴堂内只剩下崔重晏一人。
李霓裳迈步,走进变得空旷的堂中,停在他的对面,朝他点了点头,面露笑容。
“当日,我以为你已死在黄河之中。那时怎会想到,今日会在这里,又见公主的面。”
半晌,崔重晏终于说道。
他显是在强行抑制情绪,语气颇为平静,然而,那微微烁动的目光,紧绷的下颚,无不在显露着此刻他内心的强烈波动。
李霓裳并未闪避来自他的目光,与对面的男子对望了片刻。
“多谢崔郎君对我的好,我铭记在心。还有,上次若不是你派崔护到来,我这一行之人,恐怕也无法顺利来此落脚。”
“请受我一拜。”
她开口说道,语气恳切,接着,向他深深行了一道拜礼。
崔重晏身形一动,上前几步,抬手待要阻拦,然而她已拜下。他停了下来,慢慢收手。
“崔蕙娘是你收容了吧,让她说出崔栩的藏身之地,我不会为难她。”
“你这趟来,是代表天王,还是代表你自己?”
李霓裳沉默了一下,问道。
崔重晏仿若未闻,只注目在她的脸上,片刻过后,答非所问:“公主与从前,仿佛不一样了。”
“我听说,北地如今到处都在传扬一首童谶,什么木子开花,李复天下,又说公主受神明庇佑,坐实祥瑞……”
他慢慢踱到李霓裳的身前。
“公主来此之后,李长寿的势力,确实大涨。不但趁乱扩了地盘,我听闻,投奔者也是络绎不绝,户口渐涨。”
他顿了一下,双目紧紧地盯着她。
“当日,在武节城外,你究竟是如何做到杀人于无形的?我百思不得其解。”
李霓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