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先从企业文化培训起。
首先,就是要企业文化。
虽然说的名头有点大,但在宋可人心中却琢磨,若想让这些员工彻底臣服,首先要让他们对企业产生崇敬、依赖以及想为他服务的心里。
所以,企业文化这词儿说起来有点大,但实际上,无非就是将企业神话,让人云里雾里的摸不着头脑罢了。
要想让一个员工安心在这里做下去不跳槽,必然要塑造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当然,这纯属是利用员工的虚荣心。
这一点很重要。
虽然说,企业永远不会缺少低级员工。但是,若是想让员工有归属感,必须要让员工在心理上产生依赖感。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还可以顺便提升一下企业形象。
唯有形象作用在百姓心中根深蒂固,才有可能成为大家的第一选择对象。
想到这里,宋可人又沾沾自喜了一下。
另外一件事儿,那就是员工的素质问题。
一般来说,凡是被爹娘卖的闺女,家中一般都不会太富裕。若是家中在有男孩儿,读书识字的机会更轮不到女孩儿来完成。
不过,不识字不代表素质低。
一个人的人格跟识字不识字扯不上太大的关系,要想让员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首先要让员工学会做人,另外一点,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这个相对来讲,是最困难的一步。当一个人的毛病成为习惯,想要改掉它,实在是太困难了!
第一百一六章 装修
寻找到好的员工之前,房子装修的工作就开始了。那年头没有各种颜色的漆,所有的商店都是千篇一律的大白色。
但是,在宋可人的安排下,地面,被选用青色的砖。青砖白墙,再配上刷成暗红色的柜台与柜子,颇有几分小家碧玉的感觉。
通往楼上的楼梯口,被挂上了淡红的的薄纱。三根支撑屋子里的柱子下,是宋可人设计独特的圆圈休息椅。
其实,宋可人一直希望,如果生意有做大的那一天,他们的绸缎庄之中,可以有卖胭脂的,也可以有卖各种零食的。她真正希望做到的,是像大商场一样。
宋可人将想法说与方少文与方老板娘听,方老板眼珠子一转,猛然想起一个办法。可以将一楼的区域划分成若干。
一半是卖大众消费的布料,一半,是卖他们家的点心。当然,剩下的几个柜台,可以出租给卖胭脂的铺子。而二楼整个都是卖方家的精品布料。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方老板娘亲自去找了京兆城中最有名的几家胭脂铺,大家听到这个想法后一拍即合。
方老板的出价有点高,一个柜台每个月二两银子。这让有些胭脂铺的老板不大情愿,但是抱着拓展生意的心态,也有同意的。
就这样,还没有开张,五个柜台出租了出去。一个月稳赚十两银子。
集锦堂的装修费用,大约在三十两银子上下。花费最多的地方,是各种柜子。很快的,最初的一批货从临安抵达了京兆。一批一批的布运到后院的货仓之中,当宋可人的手放在那些便宜而漂亮的绸缎上时,眼泪差点掉下来。
这就是她的店?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布料十分精美。宋可人偷偷的去了几家布料行看了看,市面上还没有这种布料呢!看来,这一回,他们的布料能卖的很好。
方老板娘说过什么?方老板娘说,要有人穿才能被人接受。宋可人绞尽脑汁的想了一夜,如何才能让人穿着他们的布料呢?
难道,要找模特吗?
这,可能有点困难。
这年头的人能接受吗?能接受几个一米七衣裳的姑娘,站在临时搭建好的T形台上翘首弄姿吗?
不要到时候再落得一个败坏风气的名声,那可就不好办了。
想到这里,宋可人忽然灵机一动。
请模特那么费钱的事儿,干脆,弄个选美活动吧。寻找一个,长相漂亮,身材完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