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责王献之不仁不义,乃无耻小人。文人孤傲,更容易生出羞耻感。王羲之看到这些文字,忍不住生出几分羞愧之心。
王献之一本正经地解释道:“上回我已经与会稽王解释清楚。我与世子乃金兰之友,相识多年,岂会欺负他?世子办事,并非为了我,而是为了天下百姓,为了晋国。然而,会稽王却总是无法理解世子所想。故而父子二人的矛盾才会渐渐加深。”
王献之三两言语,便揭过了此事。将重点转移到会稽王与司马道生的父子误会这一方面来。
王羲之听了,觉得王献之所言不错。甚至,心里生还出几分不满。这是会稽王与司马道生父子之间的事情,会稽王不理解自己的儿子也就算了,为什么要将怒意转移到王献之身上来?
王羲之点头:“既然你问心无愧,我便安心了。”
下一回,会稽王再写信骂王献之的时候,王羲之知道该如何反驳会稽王了!
作者有话要说: 王献之:我是个好人,相信我。
谢安: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