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治理,也有官员被派往地方后,自知升调无望,在当地作威作福,问何解?
中央的命令无法到达地方,是历朝历代都难以解决的问题,秋兰溪沉吟片刻,写下南官北调四字,之后提笔写下类似于现代选调干部的培养。
宁朝不缺顶级人才,缺的是基层、中层人才,秋兰溪选择的方法是无论何种身份,想升高官都得先去基层走一遭,穷山恶水方显本事,所能将出了名的穷县经营成富县,能力无论如何也差不了,至于本土势力,只要设定一个任期,任期一到就远调,再如何也不至于让当地成为没有任何升迁渠道的一坛死水。
当然,秋兰溪也知道这不可能完全适用于当下的情况,她说得也颇为空泛,因为细节她不可能笃定,但面试嘛,要展露出来的本来就不该是缺点,至于别的,由庆和帝他们自己判断利弊就是了。
殿试一共有十题,涵盖广泛,之后又有水患、数学、民生等题,一路写到最后,秋兰溪看向最后那道不计入分数的附加题。
“宁朝以仁、礼立过,上尊祖制,下顺民意,朕自临御以来……言牝鸡司晨,何解?”
秋兰溪不由深吸一口气,她在看到这一题时,第一反应是庆和帝不仅打算对自己下手,还打算对燕清黎下手,转念一想又觉得不至于。
庆和帝再讲理,他也是个帝王,若是真的特别抗拒女子为官,燕清黎现在就不会还好好呆着,所以明面上看这是为难,反而更像是想开一个口子。
要知道,如今哪怕是后宫,也是没有女官的,后妃的升迁之路便是生育有功,她们的功名只会与孩子有关,而前朝命妇,她们的荣耀则来自于孩子挣的诰命和丈夫。
按照秋兰溪的想法,这种问题就算会被提出来,也该是燕清黎上位以后,她略略一想,这个问题会出现在考卷上,可能还是跟她有关。
这些日子以来,她写的小说在民间热销,她喜欢先用爱情把人骗进来杀,再以悲剧作尾打碎她们的幻想,之后就是先抑后扬的爽文打脸模式,连‘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家长里短对照组、假少爷对真千金强取豪夺、灵魂互换女穿男、抛妻弃子火葬场……
总之,只有宁朝想不到的,没有她写不出来的,大大丰富了宁朝百姓的娱乐生活,甚至有人因为书里的故事开起了饭店等等,这些名声大噪的女人更加为这些故事添了一把火。
然后,书就被禁了。
嗯……很合理。
但众所周知,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你越藏着掖着,这种东西反而会传播得更快,更别提京城随便一个人一刨根问底身份都不简单,胆子自然比其他地方的百姓要大,越禁越看。
据燕清黎所说,背后下令之人似乎是太子,如果没有被禁止,这些故事要传播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发酵,因为看这些的都是女人,她们没有发言权,很多男人也没有那个耐心听妻女讲这些,然而这一禁止,冲突也就有了,自古以来,矛盾被激化事情一下子就会被闹大了。
然后,庆和帝也知道了。
对这种玩物丧志的东西,庆和帝原本是不关注的,宁朝因为大战刚过的缘故,言论是历届最自由的时候,就算不是,其实宁朝也不缺大臣乃至皇帝被百姓指着鼻子骂的事情发生。
这跟汉代有些像,他们尊老,只要年纪大,不仅能见君不跪,骂人都不会有事,因为对方是‘长辈’。
当然,话虽如此,还真没几个敢倚老卖老的,毕竟虽然自己没几年就死了,可自己后面又不是没孩子没孙子,谁敢真的去作死。
不过庆和帝虽然知道了此事,却没有去禁止,要知道,他出手跟太子出手那完全是两回事,秋兰溪觉得,他没禁止那就算是默认了。
秋兰溪也不清楚庆和帝是不是查到了那些书是从哪里流传出去的,但不管如何,这一题她都会只有一个答案,毕竟她不可能背叛自己的出身。
沉吟片刻,秋兰溪才落笔,她不是喜欢硬刚的人,跟人讲道理她都会先把人给夸舒坦了再说,没有人会拒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