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足足有近五十个书架。连续四天,你都没能找到想要的书。
前几天,你都是从藏书室入口处的书架开始找,今天你索性换了个方向,走到了藏书室最里头。
藏书室越往深处,越少人去,因常年没有阳光照射进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腐朽气息,就连壁灯都暗沉了许多。
你站在放置于角落的书架边。1
这书架实在不起眼,上头的书落了一层厚厚的灰,但你很快注意到了它的不寻常。
首先,藏书室里其他的书架都分五层,最底下的一层距离地面两寸,每一层都摆满了书籍。虽然这样放置,拿书的人会非常不方便,但这显然是因为书籍过多,要充分利用空间而设计的。
可角落里的这座书架却违背了这一原则。
它足足有十尺宽,在和人腰部差不多的高度往下便是空的,没有放任何书籍。其次,这书架上面用黄布垫在了放置书本的木架上,又用红布包住了书籍,红布之外又套上了硬皮的外壳。
你清楚记得,佛门经书有放置高处、红布包裹的规矩,于是在仔细打量了书架后,心里瞬间一喜这是找对地方了。
你小心翼翼地拿下几本红布包裹着的书翻看起来,很快便发现这书架上所收集的大概是一套系统的佛教典藏,而根据其中几本的记录,这些书籍原本来自于救度寺。
……救度寺。
你默默念着这寺庙的名字,想起上次误入的救度寺遗址,也正是在那里,你遇见了无相。
那时无相对你提起了地狱,他说,蒙祈把唐玉弄进了地狱,而他趁机从地狱里出来了。不仅如此,唐玉和蒙祈也都曾经跟你提起过地狱。
你当然是相信地狱的存在的,你亲眼看见过地狱的裂缝是如何狰狞地打开的。但你从未思考过,你身边的人都与地狱或多或少地存在联系,那你呢?你和地狱会不会也存在某种联系?
你开始拿起其中一本书,细细读起来。
这本书讲的是救度寺的历史。
救度寺最初建造的年代已不可考,可以知道的是它的历史比六诏更早,大约是在哀牢王朝时期。救度寺信奉的是多罗菩萨,书上写,这位菩萨发愿救苦救难,要渡化地狱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