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婆子求了半天,也没有能说动妇人,只好垂头丧气的叫两个小厮拎着火腿就往外走。

妇人发做完了,这才发现门口似乎有客人,定睛一看居然是姜瑜,她有些不敢置信,揉了揉眼睛,“阿瑜?”

姜瑜这才走了过去,在妇人前面福了福。

原来这人正是杜平的娘子周氏,她中等个子,身材苗条,穿着一件半旧的湖绿色的素纹杭绸褙子,外面罩着一件灰鼠皮的斗篷,看起来暖融融的,这会儿正满脸的不敢置信,握着姜瑜的手打量她半天,最后才说道,“真是的你。”

“快进去。”周氏对着一旁的人喊道,“快去跟老爷说阿瑜来了,对了,还有去外面把大少爷也叫过来。”

姜瑜还是第一次看到周氏发这么大的脾气,显然是气的不轻,不过转念一想也是,那火腿显然是要陪送的嫁妆,而女儿家的嫁妆则是代表着她的脸面,一个做母亲的但凡心疼女儿,肯定是不愿意拿了不好的去糊弄的。

两个人一路往里走,姜瑜手被周氏紧紧的握着,她略带歉意的说道,“早就收到你娘的信了,说你回来了,本来想去看你的,但是你妹妹的婚期刚好定了下来,我这边忙的走不开,你不会怪舅娘吧?”随后又开始对着一旁的婆子吩咐道,“阿瑜喜欢吃松鼠桂鱼,叫厨房去预备着。”

那婆子有些为难的说道,“可是这么晚了,也买不到桂鱼了。”

周氏就说道,“那鱼缸里不是养着几条?”

“可那不是预备着给三姑娘……”

“桂鱼又不是多稀罕的东西,吃完了再去买就是了。”周氏干脆利落的说道。

姜瑜本想让周氏不要太破费,但是她又知道周氏的性子,向来都是我行我素十分的能干,说到就一定要做到,既然说出口了自然不会改,倒也把话给咽了回去。

等着到了正院子就看到一个中年男子背手而立的站在树下,远远的望着她,正是大舅舅杜平,她一时愣住,等着走过去就看到大舅舅轮廓来。

杜平生的剑眉星目的,十分英挺,穿着一件石青色的长袍,外面罩着一件孔雀羽的莲蓬衣,屋檐下挂着的灯笼映出杜平的长长的影子来。

“来了。”杜平性子沉稳,打量了姜瑜半天,只说了这一句,却是比起三月的春风还要和煦,姜瑜突然记起来,小时候二表哥欺负她,把她放在一处无人住的荒屋里,她找不到回去的路,又害怕,只能呆在里面,天快黑的时候杜平就带着一群人举着火把来找她。

杜平个子很高,一下子就姜瑜抱了起来,让她坐在自己的肩膀上,远远的望去,姜瑜似乎觉得自己站在最高处,远处的房屋,山川河流,一下子就映入眼帘,她就不哭了。

杜平这才露出笑脸来,至于回家之后狠狠的打了一顿二表哥,让他躺在床上半个月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舅舅。”姜瑜叫了一声舅舅,果然看到杜平眼里流露出来怜惜。

到了屋里,有小丫鬟来沏茶,杜平就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启程的?怎么也不说一声,你舅妈说你过来的时候,着实是吓了一跳,你娘也真是,小时候做事就毛毛躁躁的,如今也是没有改,怎么能说让你来就这么出来了?早点说,我就让你大表哥去接你了。”

姜瑜说道,“不过半日的路程,不至于让大表哥来一趟。”随后又看了外面,问道,“舅舅,表哥呢?”

“刚还在府里,又不知道跑哪里去了,你舅娘已经叫人去喊了,一会儿就应该回来了。”杜平以前对大儿子有多期待,这会儿就有多失望,已经彻底没脾气了。

杜家几个孩子中,原本杜颢玉是个最聪慧的,结果偏偏却是个离经叛道的性子,也不知道随了谁,这脑子里装了什么,总是叫人不安生。

姜瑜和杜颢玉差了六岁,杜颢玉离家那一年姜瑜也才十岁,因为姜瑜太小两家才没有定下婚约,谁知道杜颢玉一走就是音讯全无。

后来周王妃看中了姜瑜,就嫁到了王府去了。

所以姜瑜其实已经快十年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