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兰显然猜到了姜瑜的反应,提醒了几句,姜瑜这才想起来,原来之前大表哥杜颢玉曾经去谢家学堂上过课,那时候她在舅舅家中小住,有次杜颢玉拿了一个对子回来,说是谁都解不开,姜瑜看了几眼就解了下联出来,当时还被杜颢玉一顿好夸赞。

“原来是这件事。”

“当初我看到下联,惊为天人,想着这位姜二姑娘一定是个冰雪聪明之人,一直想要结交,却是没有机会,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

谢文兰显然知道姜瑜的处境,认真的说道,“这世道对女子太过苛刻,好似除了嫁人一途就无路可走一般。”

人与人之间最怕交浅言深,但是姜瑜却奇怪的听出了谢文兰话中的真诚,因为她这会让也是感同身受。

等着谢文兰走后,姜瑜沉默了良久,直到掌柜的拿着账册过来这才回过神来,只是目光里似乎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回到了家中,母亲就看到姜瑜苍白的脸色,她心疼的说道,“是不是冻坏了?何必要挑今日出去?等着明年春天气暖和了再去还愿也不迟。”随后想起姜瑜最近的不适来,说道,“你总是不舒服,饭也吃不下,还是找郎中看一看吧?”

姜瑜坚定的摇头,说道,“娘,无碍的,就是前几日看花灯,受了寒,养一养就没事了。”

杜氏还是不放心,姜瑜道,“娘,我想吃鸡粥。”

“鸡粥?”杜氏原本还是不放心,但是听到姜瑜想吃鸡粥一下子就来了精神,说道,“娘这就给你做去。”

姜瑜看着母亲关心的神态,心中充满了不舍和依恋,说道,“娘,您真好,女儿真想一直陪着您。”

“你这孩子怎么了?”看出姜瑜的不舍来,杜氏有些奇怪,但是想起来姜瑜年后就要嫁到利川去了,怕是不舍吧,说道,“是不是担心婚事,那可是你舅舅家,跟自家一般的,莫要担心,有人欺负你只管找你祖父告状就是。”

姜瑜失笑,说道,“谁敢欺负我呀。”

祖父疼她,大舅舅自是不必说了,周氏也个爽利的,很喜欢姜瑜的脾性,至于其他人就更不要说了,只是…… 姜瑜忍不住想着,她和杜家到底有缘无分。

晚上姜瑜把账册算清楚之后,就开始清点自己的东西,她原本就有私房钱,加上回来之后母亲也塞了不少银子给她,这数目已经不少了,更不要说她还有个铺子在京城。

光是每年的收益也可以让她衣食无忧。

这让姜瑜舒了一口气,虽然一直都知道银子重要,但是让她真切体会到的还是嫁到王府去之后,这银子的用处实在是太大了,很多时候真是一文钱逼死一个英雄。

姜瑜想了想就给京城李记写了一封信过去。

自从这天开始,姜瑜收起了红盖头,反而给父母做了一身新衣裳,还有祖父的鞋袜,杜氏有些奇怪,问道,“阿瑜,你可是绣好了盖头?”

姜瑜却说道,“以后嫁过去之后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孝敬爹娘了,趁着这会儿给您和爹爹做一身衣裳。”

杜氏说道,“我和你爹穿什么不是穿?何必费这个功夫,仔细别伤了眼睛。”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满面笑容的,一直夸赞姜瑜的针线活儿。

姜瑜又去把店铺的账册都清算了一遍,又写了一份详细的注解,这是单独留给母亲的,这才歇了一口气,也是奇怪,之前反应那么大的,最近却慢慢的好了起来,可以闻到做饭菜的香味,而且胃口也变好了。

***

姜瑜离家这一天,天气异常的寒冷,她外面罩着一件灰鼠皮的大氅,戴着耳暖,被翠屏小心翼翼的扶着上了马车。

“二姑娘,我们真就这么走了?”

“是啊,就这么走了。”

姜瑜看着家中的样子,一时有些忍不住红了眼圈,虽然心中想了千遍但是谁又舍得?只是到了如今已经是没有其他办法了。

无论回到王府,又或者带着孩子嫁给表哥都是她不想要的,前者是是她不愿意,王府的生活叫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