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2 / 2)

得你在《寻灯》原著里写方至他们一家三口吃饭的时候,吃的是什么菜吗?”

江阙回忆了几秒,终于露出了微许恍然的神情,然而宋野城却不等他开口,抢答似的报菜名道:“盐水虾,糯米藕,芦蒿炒肉,冬瓜排骨汤。”

没错,江阙在原著里写的就是这几个菜,而剧本里之所以对这个细节做了改动,是因为这场戏的主要目的是用“剥虾”表现方至对女儿的疼爱,所以为了方便拍摄,只保留了“虾”这个菜不变,其他菜都换成了全国通用的家常菜。

“可是……”

江阙还有疑问,而宋野城却未卜先知般替他问道:“可是你明明写了三菜一汤,为什么我偏偏觉得你喜欢芦蒿是吗?”

江阙点了点头,这确实就是他纳闷的。

宋野城再次露出了与先前如出一辙的得意,仿佛十分享受这种解密的乐趣:“因为你在《尘埃》整本书的十二个故事里一共写过三次餐桌剧情,别的菜都换了一轮,却唯独没换过芦蒿。”

这是连江阙自己都没有注意过的细节,以至于听宋野城说完后他居然在心里纳罕地问了自己一句:是吗?

“还有,”宋野城的推理居然还没完,“虽然其他菜换了一轮,但基本都还是江浙菜居多,再加上你书里出现频率最高的树是香樟和白玉兰,每次写到冬天都很少下雪,下了也是很快就化,而写到夏天又常会出现暴雨、内涝甚至台风。所以如果我猜得没错你应该是在苏南或者浙北长大的吧?”

如果说刚才江阙还只是意外的话,那现在就是真实的吃惊了。

虽说宋野城作为演员为了演好翻拍去看原著并不稀奇,甚至会将《尘埃》里除了《寻灯》和《双生》之外的其他故事一并看完也不稀奇,但是看本书竟然注意到了那么多无关紧要的细节,甚至还凭借这些蛛丝马迹推测出了作者的喜好和家乡,这是不是也太离谱了?

虽然江阙迟迟没有回答,但宋野城却已经从他匪夷所思的眼神中得到了答案,忍不住唇角微弯,挑起半边眉梢追问道:“所以到底是苏南还是浙北?”

他本就是那种从脸型到五官都完全挑不出瑕疵的人,此时在光影渲染下露出这种巧黠的神态那真是说不出的神气。

江阙忍不住多盯了他几秒,最后终于在他非要等出个答案般的目光中无奈又服气地轻笑着妥协:“苏南,在苏城长大,大学才来的北方。”

宋野城“原来如此”似的打了个响指,复又想起了什么:“那你爸妈呢?现在还住苏城?”

江阙面上略微闪过了一丝黯然,摇了摇头:“他们出国了。”

宋野城无声地“哦”了一声,不知怎的就想起了俩人初见时的那片待拆筒子楼,好奇道:“那你之前住的那个房子是?”

江阙立刻明白了他指的是哪里,答道:“那是我租的。”

宋野城有些意外,虽然他不知道江阙的具体收入,但光凭一本热销海内外的《尘埃》版税应该就已经足够丰厚,即便在首都也不可能买不起房,而就算江阙不想买房只想租住,也不至于需要选择那么偏僻又破旧的房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