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 / 3)

吴氏气得两泪交流。绮年眼看这样不成,扬声答道:“我母亲说,叔祖父一片慈心自然是好,只是这过继之子理应由我母亲择定才是。叔祖父与三叔都是读过书的,难道没有看过《律例》么?”

三老爷急得要死,拍着桌子骂道:“这立嗣大事,哪里有你一个丫头片子说话的地儿?”

“三叔这话侄女可不敢当。方才已说了,我母亲身子孱弱,只怕隔着屏风说话三叔听不清楚,才由我传话。我所传皆是母亲之言,却非我胡乱插嘴。”绮年冷笑,“难道三叔觉得,这立嗣之事我母亲也不能说话?”

三老爷一时又被噎住。三太太却笑起来道:“这事自然是要二嫂发话的,只是四叔如今是咱们几房唯一的老太爷,二嫂素来恭孝的人,想来也不会忤逆长辈的。还是二嫂已然挑定了要过继的人?”

绮年此时是真的后悔,后悔自己把事情看得太轻了。总觉得《律例》上已然说得清楚,却低估了这些无赖的本事,竟然拿着四老太爷的辈分来压吴氏。最糟糕的是,吴氏没有早定下嗣子的人选。现在看来,三太太前头说的什么入赘只是幌子,立嗣才是杀手锏!

三太太听屏风后头半晌没有动静,不由得笑了起来,一推周扬年:“快去给你母亲叩头。”

周扬年打一进来就两眼滴溜溜地四处打量,眼睛只粘在丫鬟们身上。这时被三太太一推,趁势就跪到地上:“儿子给母亲请安。”

6为家业亲戚绝情

6为家业亲戚绝情

8清家业安排后路

表妹难为 作者:朱砂

8清家业安排后路

表妹难为 作者:朱砂

8清家业安排后路

自从在吴氏灵前将二房产业划清,果然是少了许多麻烦。

吴氏用嫁妆所置的铺面庄子皆归绮年,只有这处宅子与几百两现银归了周立年。李氏本要回旧宅子里去住,被绮年挽留了下来,只说母亲不在,李氏住下,也好避嫌。

古语有云,男女七岁不同席,即便是亲兄妹,年纪大些也要避着,何况绮年与周立年只是嗣兄妹,年纪又都不小了。李氏听得有理,也就安心住了下来。绮年将宅子划成两半,小山居做了灵堂,日后也打算空置着。这是父母住过的地方,绮年不能住,却也不能让别人住进去。收拾出周二老爷从前的书房给周立年居住,李氏就与她同住珠玉阁。

产业这一划定,三房终于发现自己再捞不到什么油水,索性连后头吴氏的三七、五七都不来了。绮年倒落得清静,时常独自去灵堂里坐着,脑海里来来回回全是与二老爷和吴氏一起生活的片断,有些连她都觉得陌生,说不定是这具身体生前零碎的记忆。

白日里事情太多,只到了晚上灵堂上如此的安静,才让人越发明白――吴氏真的去了。活了两世得到的唯一的母爱,以后再不会有了。

“姑娘――”如燕轻轻晃了晃绮年,声音里也微微带了点哭腔,“这里冷,姑娘还是回房罢。看手都冰凉了,万一受了寒可怎么办。”明日就是七七,可以起灵除服了。这些天绮年天天到灵堂来守夜,她真怕姑娘把身子熬坏了,除了服自己反而倒了。

绮年抹了抹满脸的泪,觉得心里空了一块儿,然而这一通发泄之后到底是轻松了一些,便扶着如燕的手站了起来。

迈出灵堂,远远听得鞭炮声东一处西一处零散地响。已经进了腊月,有那耐不住性子的顽童便提前拿了炮仗来放,却越发显得周家静寂寥落。绮年不由得停了脚步,刚要说话,忽见西边垂月门里走出个丫鬟来,正是如莺。手里提着个食盒,走得几步才看见绮年,忙上来笑道:“少爷还在读书,恐怕夜里饿着,方才在厨房熬了点粥送过去。给姑娘留了一碗在炉子上温着,奴婢现去取?”

绮年抬眼看了看她。如莺今年十八岁,在四个丫鬟里已是最大的,若吴氏没有去世,大约过了年也要给她挑个人家了。如莺身量已经长开,虽然因有丧事只穿着素青绸袄,头上也只插了一支银簪,但杏眼桃腮,并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