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用。”
皇帝看了赵言钰一眼,这么多的考生里面,只有赵言钰的建议和他心中所想的最是贴近,只是赵言钰始终不曾在朝为官,不懂治国,并非三言两语那般容易,慕容家掌握兵权,且一直主战,战争多了,国库自然空虚,国库空虚了,百姓自然受苦,不让百姓受苦,那要怎么办?
赵言钰今日的这番对答,可说是得罪不少人,也让不少原本对他嗤之以鼻的老臣刮目相待。
皇帝没有点评他们的回答,只是勉励了几句,便喊了退朝。 叶太傅还没出宫,就被皇帝传到御书房了。
“叶太傅,你觉得赵言钰如何?”皇帝低头看着奏折,沉声问着。
“是大才!”叶太傅思虑片刻,才低声回道,叶太傅原就不赞成在大周朝未真正强盛的时候去攻打东胡等小国。
哪些小国虽比不上大周,但真要完全攻打下来,也不容易。
皇帝抬起头,充满智慧的眼睛露出赞赏之意,“是经济济世的大才,假以时日,他若能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妥协不委曲求全… …那就是国家栋梁之才了。”
叶太傅心中震撼,隐约似乎摸着这位皇帝的心思。
皇上……是要替未来的新帝选辅国良臣吧!
“你过来看看,这是三甲的名单。”皇帝对叶太傅招了招收,将手里拟好的圣旨拿给他看。
叶太傅来不及想明白心中疑虑,接过圣旨,上面的第一甲的人名果然在自己的意料之中。
“皇上英明。”他笑了起来,轻声说道。
次日清晨,銮仪卫设卤薄法驾于太和殿前,乐部和声署设中和韶乐于太和殿下两旁,设丹陛大乐于太和门内两旁,各位王爷皇子按辈分在丹陛上,文武各官在丹墀内,皆身穿朝服,按品级排位,诸贡士穿公服,按名次排立在文武各官东西班次之后。
礼部鸿胪寺官在太和内东旁设了黄案,叶太傅捧皇榜置于黄案之上,而后,奏请皇帝出宫到金銮殿上座,百官行三跪九叩之礼。
皇帝坐在龙椅上,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势,底下的众皇子们表面平静。却很想知道究竟谁才是新科状元。
昨日殿试之后,许多人都在猜测,赵言钰那一番话必然得罪许多人,皇帝可能会为了向某些人表明态度,而要放弃赵言钰这样的人才。
鸿胪寺官已经开始宣读圣旨,“永历十二年,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家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第一名,锦州人氏,赵言钰……”
赵言钰这位新科状元出班就御道左跪。
这就是皇帝的意思,也是皇帝表明的态度。
自从孝宗皇帝继位以来,并非不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治国,只不过根基不深,且又要安抚那些手握兵权的世家。
如今,是时候了。
第九十四章 那位年轻的小大夫(上)
赵言钰在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成为了新科状元,翰林院修撰。
消息很快传到齐莞耳里,同时还有皇帝那日在叶太傅面前关于对赵言钰的评价,经国济世的大才……这是多高的评价?相信这句话传到许多人耳里,会有很多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