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2 / 2)

,所有的线索都串起来了――幕后的那双手,不是别人,而是我的老师,新任的研究院院长。

我一直不理解,我团队里的老师,为什么要去诬告我。我在外面活蹦乱跳,团队的项目会非常好拿,评奖评优也有优势,他百利而无一害,我进去了,团队也就散了,圈子就这么大,他干的那点事,很快就会人尽皆知,如果没有人力挺他,他的日子会很难过的――而有资格力挺他的人,一定是在学术界有很大能量,我也要低头认栽的人。

我同样也不理解,老师也就算了,已经毕业的学生为什么也要掺和进去,我自诩待学生十分宽厚,凡是快毕不了业的学生求到我头上,不管是不是我名下的学生,我都会连夜帮他们修改大小论文,用尽手段把他们推到毕业。

谁能说服我团队的老师,和我曾经相处过的学生,背信弃义、铤而走险?

我的老师,新任的黎院长,显然能。

我甚至能想到他怎么说服面对唾手可得的利益却犹豫不决的年轻人,他会说:“这个事啊,得让明朗受一点委屈,闹大了,有了关注,才能彻查到底。院长这几年,做事太荒唐了,他对明朗不公平,对青年教师们也不公正,这样的人,怎么让他继续做下去呢?你不要怕,你是在帮明朗,又不是在害他。等以后他出来,要是他找你们麻烦,我会劝阻他的。”

我做出这个判断,并非主观臆断,我落难时,他模棱两可的态度;我出来后,他避而不见的姿态;我的师兄弟们乃至学术界的大前辈们在整个事件中诡异的沉默;我在狱中还算顺畅的做科研的经历……

结合我出来后,院长进去,他成为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我有九分的把握,这事是他折腾出来的,剩下的一分,还差一个电话。

这个电话我并没有等太久,大约一个小时后,我的导师拨通了我的电话。

我先开启了手机的录音功能,再接通了电话,我老师说的第一句话是:“你小子开了录音吧?”

我没承认,也没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