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盘活荒山的最佳选择。

林父蹲在育苗棚前,看着那些嫩绿色的幼苗舒展叶片,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我算过,每亩地能种四百株左右,两年挂果,光是卖枸杞就能给村里添笔大进项。”

培育员给林父倒了杯枸杞茶,红褐色的果实沉在杯底,每颗都胖乎,看着特别讨喜,“老林同志,我们这有改良过的‘宁杞七号’枸杞,根系能扎进岩石缝里,去年在宁夏试点种了五十亩,生命力比普通品种强三倍。”

他又指向远处一片用铁丝网围起来的试验地,“那边种的是耐盐碱的红枣苗,结的枣子有鸡蛋般大,但论固土效果,还属枸杞最扎实。

我个人建议,你们最好是专攻一种,先把一种种好了,比什么都强。当然,如果你们想多尝试,我也能教你们种植方法。”

林母在一旁听得入神,手指无意识地拽了拽林父。

她想起那片光秃秃的荒山,十里八村都无人问津,春天风一吹就卷起黄尘,还时常害得村口的育苗水路淤塞。

此刻看着眼前这些在黑土地里蓬勃生长的枸杞苗,突然觉得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蓝图,似乎真的能在丈夫的手里变成现实

枸杞的虬结根系能牢牢抓住沙土,待漫山遍野长成红玛瑙般的果实,荒山说不定真能变成“金山”。

“行,我完全同意领导的意见,先引进枸杞,我们好好种,努力种,把好的枸杞引入南方。”

“说得好!”

傍晚回家时,林父抱回来一个大箱子,里面是军区农场支援的育苗技术资料。

林父宝贝得不行,赶紧抱回屋里去,直说自己要先记住了、摸透了,到时候把资料都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