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3 / 5)

心思,他有三个弟弟要养,且,他的出身太差,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全国垫底的那群。走姿派,到哪里都该人人喊打,他和弟弟们被下放到李家屯这样和善的村落,已经走了大运,绝无可能和现在的李小青有任何更进一步的关系。

方槐从未想过,未来方家或许还有平反的机会,他只觉得,自己现在又老又穷,给李小青家送些鱼虾猪肉,已经是他为自己那点隐秘心思能做到的最大程度,再多,便不配了。哪哪都不配。

乡村生活平和宁静,一转眼,便翻过了年,城里正式穿来消息,大学学堂即将重新开课,有意向的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即将举办的高等学府入学考试。李家屯顿时炸开了锅,尽管年前就已经听到些风声,可与如今外面如火如荼大搞建设的场面相比,大学复课的风声真算不得什么。

青青坐在院门前和李园园一道穿渔网,过年时方槐带村人们拉了车鱼上镇子上换了不少粮票和吃用回来,今年大家都开始加入方槐起头的鱼虾养殖事业里,将鱼塘重新挖了遍,加大加深不少。各家各户有事没事就编编渔网备用。不过这是件悄悄在办的事,不能大张旗鼓。

李园园一边拿着梭子飞快穿着渔网,一边欣赏这自家堂妹愈发美丽动人的小脸,问了句:“昨天王村的骡子婶来干嘛?我看伯母送她离开时不大高兴。”

青青手里的梭子慢悠悠的,一点也不着急,简单说了遍王村来人给她说媒的事。王村的骡子婶来为他们村长家的儿子说媒,昨天来时就提了麦乳精和刚摆上供销社柜栏的黑芝麻糊,将王村长的儿子吹得天花乱坠,直说她一嫁过去就有收音机听,有自行车骑,绝对是顶好的日子。焦桂英连连推脱女儿还小,不打算定亲,也没能阻止对方将麦乳精和黑芝麻糊强行放在她家,最后只得不尴不尬先送走骡子婶,回头再托人把珍贵的麦乳精黑芝麻糊送还给王村长家。

“你病好之后,十里八乡想来提亲的不知道多少,我看伯伯婶子不好次次都回绝,不然对你名声没好处,总不能被人传你眼高过顶不安分,”李园园砸着嘴,仿佛她也为这事苦恼着,“要不,小青你还是跟志国一起去参加今年的考试吧,到外地读书去。”她放低声音,缓缓凑近慢悠悠穿渔网的美丽少女,劝道,“我听说呀,今年开始,外面要大变样了!你瞧不止是十里八乡的知青们疯了似的,连好多有些关系的人家都在做准备,着急送孩子去读书。”

正是要大变样,大学复课只是个先遣讯号,等第三届全国会议召开,无数从讯号中闻出不同意味的聪明先行者们会蜂拥而出,开启划时代的新纪元。那时候,所谓的麦乳精、三转一响,很快就会成为过去式。新式的小轿车、黑白电视机、万元户,才人人趋之若鹜的三大宝。青青大致想了想这几年的发展方向,觉着自己的‘好日子’估计到头了,再在家当咸鱼米虫,恐怕迟早得被提亲的人烦死。可她又没打算继续读书,过往世界那是不读书不行,不读书寸步难行,这才特意挑选了这里,现在的时代,英雄不问出处,咸鱼也不问出处,只要抓住时代发展的浪潮,母猪都能飞上天。

等方槐每家每户来收渔网时,就见李小青从厨房里出来,手里沾着清水,显然刚才正在洗碗,她对停在院门口不进来的方槐招招手,“方槐叔,我想问你个事儿。”

方槐左右看了眼,每家每户的村民都出去播种去了,小孩也都天没亮就出去上学,村落里空荡荡的,他放下心来,走进李向阳家院子,站在青青面前,低头看这个翻过年来也没什么变化的小姑娘也眼睛亮亮地盯着他问,“方槐叔,你有没有办养殖场的计划啊?就是大规模养殖鱼虾或者肉猪那种。我能不能入点股呀,技术股。”蹭点男主商业帝国的分红,给她的咸鱼人生添砖加码,这是青青一早就在考虑的初级计划。创业是不可能创业的,读书也不可能读书的!只能走旁门左道吸一口男女主家的工厂分红了!

“……有一点。你想怎么技术入股?”按理说一个没接触过外界,文化水平也不高的十几岁少女,怎么也不会想到‘入股工厂’,但方槐没问小姑娘从哪听说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