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1 / 2)

“汪叔,你们可有受伤?”霍延剑眉蹙起。

汪大勇憨厚笑道:“二公子不必担心,咱什么场面没见过?”

“不愧是霍将军的部下,确实骁勇。”楼喻赞道。

汪大勇拱拱手,“殿下谬赞了,我等幸不辱命。”

“一路艰险,辛苦诸位了。”楼喻温和道,“我已让人备好热汤和酒菜,为诸位接风洗尘。”

这世道,在外头护送粮食确实危险,要不然楼喻也不会将此事交给阳乌山旧部。

他不由想,如果陆路不安全,那水路呢?

这个念头不过一闪而逝,回到眼下。

其实,汪大勇提到的起义军队伍,在楼喻的意料之中。

原书中起义军首次亮相是在正乾三十年。

如今是正乾二十九年,有小股起义军队伍冒出苗头是很正常的。汪大勇他们看到的只是其中一小支。

起义军一开始有很多分散的势力,后来慢慢发展才合并壮大。

正乾三十二年,起义军差一点就攻破京城的城门。

若非宁恩侯等忠臣良将严防死守,或许江山早就易主,后面也就没有霍延的事儿。

宁恩侯就是楼喻大姐的婆家,妥妥的忠皇派。

“眼下流民四起,你们认为,招募流民入伍如何?”楼喻问道。

李树问:“殿下要招多少?”

“在秋收前,庆州府兵力至少增至一万。”楼喻看向霍延,“你认为行不行得通?”

流民背井离乡,四处乞讨,要是能有一口饭吃,必定愿意参军入伍。与其便宜起义军,不如壮大庆州府势力。

招这么多人不难,难的是这些人的安置问题。

霍延沉吟道:“倘若钱粮充足,此事可行。”

楼喻笑问:“那你可愿统领万军?”

话音甫落,李树就惊讶地看向楼喻。

统领万军,这是多大的殊荣呀!

早知殿下看重霍延,但亲耳听见,他还是有种不真实感。

要知道,霍延才十五岁!

让十五岁的少年统帅万军,殿下是真的信任霍延!

李树有些羡慕,但更多的是服气。

毕竟除了霍延,无人可担此任。

未及霍延回答,楼喻又道:“霍将军十六岁披挂上阵,勇闯西北,夺回落云关;霍少将军不失乃父之风,同样十六岁随父出征,战功赫赫。”

霍延目光颤动,双拳紧握。

“我相信你不会比他们逊色。”楼喻目光坚定。

=穿进男频搞基建 第67节=

霍延沉默半晌,方郑重颔首:“好。”

他是霍家人,他的身体里流淌着悍勇无畏的血脉和骁勇善战的天赋。

楼喻的话冲击了他冰封已久的内心,激发了他深埋心底的凌云壮志,曾经的宏愿在他体内复苏。

他也想披坚执锐,保家卫国。

如今国将不国,生灵涂炭,他要保的不再是皇帝,卫的不再是朝廷,而是除旧布新,激浊扬清。

他愿意和楼喻一起,在这风雨飘摇的乱世中开辟出一条生路!

适时,冯二笔来禀:“殿下,府外有人求见,说是想问您还要不要买马。”

楼喻一拍脑门,他忙得差点将乌帖木给忘了!

“请他进来。”

乌帖木穿着一身大盛衣裳,别扭踏入屋内,目光扫过霍延和李树,对楼喻行了一个见面礼,方道:

“殿下还愿不愿意兑现承诺?”

楼喻颔首,“乌掌柜坐下详谈。”

又对霍延和李树道:“你二人也坐下听听,畅所欲言。”

冯二笔亲自上茶,退到屋外等候。

乌帖木不喜欢喝茶,便没动,直截了当道:“殿下先前在南市说的话还算不算数?”

先前楼喻说要合作,乌帖木并非一开始就相信他。

毕竟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