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蔚附和点头:“我也想跟着阿喻做事!”
范玉笙闻言,心中隐泛酸意。
“下官若有错漏之处,还请沧王见谅。”
楼蔚不解:“你怎么突然说这个?我没说你有错啊。”
方临同范玉笙自小一起长大,倒是从未见过他这番情态,不由促狭笑道:
“沧王啊,咱们范大人从小到大都是被人夸赞的,可是咱们共事这么久,你都没有夸过他,还经常在他面前夸喻世子,他当然会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好。”
楼蔚惊讶地看向范玉笙,忙道:“我不是说你不好,我夸阿喻,是因为阿喻总会给人带来惊喜,不是你不好,而是……”
“而是喻世子太好,对不对?”范玉笙弯眸笑了笑。
他本性自傲,却在喻世子面前,屡屡觉得自愧不如,仿佛只是个井底之蛙。
楼蔚真诚问:“若是由范知府出使北境,能否无条件收回澹州?”
范玉笙失笑摇首。
他不敢保证。
“所以,你不用妄自菲薄。”楼蔚安慰他,“你已经足够优秀,像阿喻那样的人,多少年才会出一个?”
方临也点点头:“范兄啊,咱不跟人比,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就行。”
范玉笙心中暗叹。
他不是因为比不上喻世子而失落,他只是担心自己跟不上喻世子的脚步。
年初二,庆州北门。
楼喻率霍延等护卫,亲自领了一车盐,前往阳乌山外破阵亭。
这是每月庆州和边军交易货物的地点。
他们刚到,刘康等人便骑马运煤赶来。
见楼喻和霍延亲自前来,不由大惊,连忙下马。
“下官拜见世子殿下!”
刘康行礼后,真诚赞美道:“下官在边关听闻殿下出使北境、拿回澹州城一事,实在是感佩万千!”
不仅仅是他,就连程将军和军师他们,都对世子殿下赞叹不已。
守关将士最看重的就是自己拼命守护的城池。
楼喻所为,又怎能不叫他们感动?
能有喻世子这样的英杰,是大盛之福!
楼喻谦和道:“这是使团所有人的功劳,刘校尉客气了。”
“殿下今日亲自前来,是有要事?”
楼喻看了看他的坐骑,感慨道:“北境虽苦寒,但牛羊马匹却格外肥壮。”
刘康深有所感,他拍拍自己的老朋友,叹道:“它已经陪伴下官十年了。”
真的是一匹老马了。
刘康跟它感情很深,所以看到它日渐老去,心里面不是不难过的。
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老马,在战场上已经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大盛的骑兵一直不敌草原的骑兵,一方面是体质上的不同,另一方面就是战马的参差。
老马反应慢,速度不及壮马,关键时候可能还会成为拖累。
但边军穷苦,又哪来的钱粮换马呢?
楼喻可惜道:“这样战功煊赫的战马,早该退役颐养天年了。”
“谁说不是呢。”
楼喻适时道:“我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与程将军商议,不知刘校尉可愿替我引荐?”
“当然愿意!”
他们边军上下一直都很感激喻世子,这点小事还用说吗!
而且将军和军师早就想见喻世子一面了。
交换货物后,楼喻等人随刘康一同北上。
阳乌山是庆州的铁矿石开采基地,远远望去,有不少劳工正在山上挖矿。
他们大多是以前阳乌山的土匪,还有一些罪行累累的犯人。
一车又一车矿石被运往庆州方向。
刘康不是个傻的。
跟庆州交易这么久,他多少察觉到点什么。
但他是边军,他只关心边关安危,其余事与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