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工坊才刚开头,她就看出门路来了,哪能甘心只做个扎边缝的工?

沈姑姑最近刚老实了一些日子,也架不住听到了马红霞的念叨,也起了心思。

可是她还不如马红霞,至少伊五丫用了,可沈姑姑连伊五丫的面试都没过,因为常年不做活儿,沈家全靠上门女婿种地赚钱,沈姑姑在家什么也不做。

针脚缝的里出外进,哪能用她,这让沈姑姑更加生气。

一连堵了宗辞数日,终于赶上宗辞回村,连忙拦住去路,“怎么说你也是我侄子,就这么看她们欺负我?”

宗辞脸色淡然,沉默半晌,“谁是你侄子?早就签了断亲书。”

说完转身就走,再没搭理她,

村里找他的人多了起来,宗辞留了两日就回了府城家中。

这日下学之后,宗辞正在门前晒字帖,听见外头敲门的声音,头也没抬,只淡淡道:“冯兄也来了?可我说过了,这工坊的事我一概不管。”

冯贺一怔:“宗辞兄此话……”

“这事是我娘子一手创下的,我是什么都不管的,其他皆不插手。”

冯贺面色微变,但仍笑着点头:“既如此,能否让我见见你家娘子?”

宗辞这才抬眼:“你若去厨房,应该能看见。”

冯贺依言而去。

厨房一阵热气,洛云京正擦着额角汗水,看见冯贺,倒也没惊讶,微微一笑:“冯公子怎有空来小地方?”

冯贺走近两步,压低声音:“听说太子允了你们村建工坊……我不瞒你,我父亲近日也有些意向,若这垫子真能大卖,我们冯家也想……”

洛云京一边包着袋子,一边语气平静地打断他:“冯家要入股?”

冯贺拱手:“若娘子不弃,我们愿先出五百两银作周转,未来分利皆听安排。”

洛云京抬头看他,笑意盈盈,却不言语。

冯贺有些尴尬:“我知道前些时我家里出了一些风波,但我个人还是很敬重你、敬重宗兄的。”

洛云京轻声道:“你说得好听,可你们家那位冯江,可是差点把宗辞的命都毁了。”

冯贺一噎,脸上浮起一抹愧色。

“冯公子,”洛云京抬手抹了把汗,语气不急不慢,“我做的是实事,不做面子账。如今工坊刚立根,根没稳我不会掺外枝,你还是回吧。”

第136章打脸

马红霞自那日被伊五丫当众敲打之后,心里一口气始终没咽下去。

她自恃是伊村长的儿媳妇,过去在村里说话还有几分分量,如今却在工坊里连一个小组长的位置都摸不着,心里憋着火气,便寻思着另辟蹊径。

她琢磨来琢磨去,觉得洛云京年纪轻、家底浅、管得又多,难免有疏漏。她打定主意,这回不吵不闹,要“以理服人”。

于是某日清早,她偷偷换了件看起来最“贤良”的粗布衣,带着一摞她自己编排的“热垫子新式做法”,夹着几张胡乱描画的图纸,硬着头皮往院子里一坐。

丫鬟栀子正往厨房挑水,跟着洛云京住在村子里,这些人她也认识的差不多了,见她坐在门口不动,忙问:“哟,马家嫂子,您坐这儿干啥呢?”

马红霞捧着图纸摆出一副“有学问”的模样:“我这些天也研究了些新法子,想着给洛娘子看看,说不定有用。不是听说这几日要送样品去大营吗?我这叫尽点乡情。”

栀子也不多言,进去回报。

片刻后,栀栀出门回话:“我家小姐说,若马嫂子真有能用的法子,就让你来工坊内厅讲一讲。”

马红霞一听果然上钩,便满脸得意地进了工坊,还特意在人最多的时候开讲。

可惜她那点“小聪明”在真正做工坊事的伊五丫和几个主事妇眼中,不值一提。她所谓的新法子不过是将热石放进棉布袋里不缝口,说是“方便灌热水再加热”,殊不知那会直接导致石块掉出烫伤;而她那张图纸,更是将“带扣皮套”画成了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