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1 / 3)

臣妻 养液读者 4127 字 16天前

除夕夜过后,心存怀疑的她,即派人至青州琴川、广陵二地,探查温蘅身份,但她的人,在查出温蘅的身份似乎有异后,又一直查不出什么新的来证实有异,看来又好似无异一般,一直在青州那里,无头乱转……

……是否圣上发现她在探查温蘅身份,有意布下了迷阵,才让她的人如迷失在迷雾里,什么也查不出来……

华阳大长公主暗暗思索着,眼前又浮现起温蘅那双讨厌的眼睛,她那双眼,像极了一个人,那个人,曾在临死之前,含笑对她说了三个字“终有报”……

……终有报……

华阳大长公主心中一凛,如遭雷击般端直身体,望向身前痛苦难言的明郎。

……难道这三个字,应在她儿子身上,难道当初定国公一案,还有漏网之鱼?!!

沈湛听母亲说另有办法,暗暗忧灼,仰面问道:“……母亲有何良策?”

但母亲却不说话,只是眸中升搅起暗沉阴霾,如能遮云蔽日,其中蕴着他看不明白的恨怒,掺杂着隐隐的疯狂。

天将黎明,武安侯房中,一直灯火未熄,这一夜,多的是不眠之人,宫内绛云轩中,曾为贵妃的冯氏,如今已是被废居此的庶人,她也一直倚窗未眠,从前她所畏惧的“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到天明”,不仅成了现实,且现实比诗句更为惨淡,她连被冷落的妃嫔都不是,她只是一个被囚于此的罪人,一生都好像只能终结于此,再也没有盼头……

但,她怎甘如此,她的心底,仍存着一线希望,虽然自圣旨下达后,她就被直接送到这里,严加看管,与从前的心腹关系,全都断了联系,但在设下狂猿一事时,尽管她觉得将祸水引至华阳大长公主身上,难被查出,但还是为了以防万一,在那时候,就暗暗留下一手。

一旦她出事,解救无望,会有一封密信,送到华阳大长公主手中,信中寥寥数言,足以叫本就不喜温蘅的华阳大长公主,彻底恨透温蘅,届时,瑕疵必报的华阳大长公主,定会对温蘅有所动作,她要将狂猿之事,翻成华阳大长公主的“祸水东引”,还有所谓的棘毒一事,是恨透温蘅的华阳大长公主所为,多么理所当然,今生未来在此一搏,这位骄悍狠烈的大长公主,可不要在此时突然吃斋念佛、心慈手软,叫她失望。

☆、第137章 关怀

灯树倒塌之事, 自也被汇报到皇帝耳中, 他庆幸温蘅和腹中孩子平安无恙的同时,对陆峥恰好就在附近、及时相救一事, 不由心存疑虑。

……真有这么巧吗?

……他让他滞在军中好些时日,刚松了口, 让他闲下来了, 温蘅就差点出事了, 莫不是陆峥这厮,见缝插针地安排“意外”, 特意“英雄救美”,博取佳人芳心?……

皇帝对此事想得疑心, 而接下来的事,则更令他心焦。

“英雄救美”一事后,陆峥右肩臂处,被灯架重重砸伤,短时间内要尽可能地减少动作,更别提舞刀弄枪了,他这皇帝, 不是什么刻薄治下的君主, 自得体恤救护公主有功的功臣, 给陆峥放了病假, 令他在府中好生休养。

他希望陆峥就老老实实地呆在他的宁远将军府内, 养他那条受伤的胳膊, 别没事儿就上街溜达, 想着和温蘅“意外偶遇”,但陆峥是老实地呆在将军府内没出去,温蘅却登门拜访,携礼感谢陆峥的舍身相救之恩。

这一拜访,温蘅在内足足待了有一个多时辰,一个多时辰,够陆峥这小子,在里头玩多少花花肠子,皇帝想想就着急,他的着急,也并不是杞人忧天,尽管一个多时辰后,温蘅完好无缺地从将军府出来了,但此后,她与陆峥的关系,明显近了一些,有稚芙这个小丫头在中间调剂,两人接触,越发频繁。

皇帝耳听着温蘅与陆峥,一天天地,关系愈近,心里越发不是滋味,他的话,她听不进去,那母后的话呢?

于是在给母后请安之时,皇帝便有意无意地提起,陆峥似对温蘅别有用心。

太后听后微怔,而后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