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合十回礼,紧随其后。

进入第一道山门曹溪门后,就是放生池,池边建有一座八角形、圆柱挑角、攒尖顶式五香亭。

众人望去,却见门帘上刻着“东粤第一宝刹,南宗不二法门”,横批是“宝林道场”。

五香亭两侧是钟楼和鼓楼,皆是元朝时所建,暮鼓晨钟,日日不歇。

南华寺中古迹重重,众人首先去给六祖真身法相上香,然后游览了五百罗汉群像,观赏了盛唐时遗留的千佛袈裟,此袈裟是罕见的唐代传世刺绣,绢底呈杏黄色,上面用金线绣出一千个佛像,四周是十二条形象生动的蛟龙,乃是是唐中宗赐给六祖惠能法师的。

“果然是奇彩异绣,今人所不能也!”越王赞叹。

顾桓也不禁点头,想到《西游记》中,观音菩萨赠给唐僧的袈裟,也是彩绣辉煌、宝光闪烁。

最后一览则天女皇御赐南华禅寺六祖惠能大师的圣旨时,日已西斜,众人才依依不舍地走到斋堂中用膳。

晚上便留在南华寺中过夜。

开国圣祖因不可说的原因,对佛道甚为尊崇,晚年更是寻佛问道、以求破解轮回之法。因此皇室上下,也信奉佛道,陈易今夜便与方丈大师秉烛论禅。

子不语怪力乱神,莫长史、林先生与江淮等人都只是当做寻常名胜来游览。

倒是顾桓,毕恭毕敬地焚香祷告。

“你求什么?”江淮凑近,好奇地问。

“天下太平。”顾桓语气淡淡、神色虔诚地说。

众人都有些意外,看了他一眼,心中有些莫名。

却不知这乃是顾桓由衷之愿。他是真的希望天下太平、盛世永存!

直到晚上,莫长史才有时间与林先生叙旧,顾桓和江淮也顺势跟上,恭敬地呈上自己的功课,请林先生不吝赐教。

并不是说林先生的学问就一定比莫长史好,而是此时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评卷由五百里外较远的书院山长或幕友当任。

顾桓和江淮在韶州参加院试,评卷的自然不会是林山长,但林先生常做阅卷官、经验丰富,若能得他指点自然最好。

第44章 局势

大周朝与历史上的明朝一样,都是正值小冰河时期, 气候比后世冷得多。入冬之后, 北风呼啸,虽然不是北方那种鹅毛大雪, 也接连下了好几场雪,天色总是灰蒙蒙的, 湿气很重,冰冷透骨。

今年夏季遭遇了洪水,秋冬又是大雪,往年这个时节, 衙门中最怕的就是冻死人的消息,今年陈知府却觉得甚是舒心。

因救灾及时, 晚稻顺利播种,境内总算没有闹饥荒。且秋收之后,指挥使叶琛将军领着人大修北江堤坝,所征调的民夫都有钱粮补贴,百姓又多了一份收入。

韶州地处粤北山区, 大瑶山脉中住着瑶族、壮族等少数民族, 冬天大雪封山, 这些山民的生活就很艰苦。

而今年入秋之后,越王就命人到瑶山收购山货。

山路崎岖, 少数民族住在大山之中, 往常出来一趟很不容易,如今有王府的人进山收购, 价钱还公道,自然都是兴高采烈,小小发了一笔财,可以安然过冬了。

因此,这个冬天,韶州府上下都对越王感激不尽。

而朝中也发下了对于越王治水患、建大坝的嘉奖。

年轻的越王殿下励精图治,即使是偏安一隅,也能着眼当下,力求治下富足太平。

而另一些就藩的亲王,或醉生梦死或玩物丧失或忿忿不平……

相较之下,孰高孰低已经一目了然。朝中上下,对于就藩的诸位皇子,心中都有自己的评价。

进了腊月,天气越发寒冷,就是在屋子里坐着,仍能听到窗户外呼啸吹过的北风声。

衙门已经封衙,越王府的属官也放了假。

在放假之前,越王殿下将节礼一一赐了下去,如仪卫司统领黄亭豪、右长史莫仲平这些籍贯广东的官员,都带着越王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