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将军府有人欢喜有人愁,却是哭声不断,气氛萧索,毫无喜意。
被关在后院一间小宅子里的妇人得知此事,也是惊得浑身哆嗦,她从未想过嫁给邬逢春做正妻!在听说大公子和郡主议亲时,她也不过是想着,郡主小小年纪,哪里懂得笼络男人,自己抢先生下长子,又与大公子多年情分,将来就是没有正妻名分,也不差什么。
如今却说要娶她做正妻,这婚事对她来说绝不是喜事,而是催命符!
这些天来,将军府的人也审了她好多回,问她到底是受了谁的挑唆。
可是,她真的不知道啊!明明来处置她,要灌她□□的就是将军夫人身边的人,她才拼了命逃了出来,当众一跪。
可是,将军夫人身边竟没有那么个人?到底怎么回事?她也糊涂了。她不过是个有几分姿色的小妇人,对男人或者还有几分手段,但这些弯弯绕绕的阴谋,又哪里是她想得明白的?
这一场婚礼,新郎和新娘都是愁云惨淡,整个将军府也都是乌云密布。
宾客们见此,也都放下贺礼匆匆离去。
若不是大门上挂着大红灯笼,这将军府的气氛,不知情的还以为是办丧礼呢!
第52章 和亲
韶州府。
院试结束后过去了几日,就到了放榜的时候。
江淮果然榜上有名, 位列十五名。最让众人震惊的, 是顾桓的成绩。
因他是武职,众人皆知他武艺出众, 文采略逊,却没想到, 他一下子中了榜首!
这是院试的正试,虽然还要通过明年的附试才算正式获得秀才功名。但向来没有正试获得榜首,附试却不过的,那不是说正试的考官有眼无珠?
因此, 顾桓这秀才的功名算是板上钉钉了!
一时间,全城一片哗然, 道贺之人络绎不绝。要知道十六岁的秀才,不说在韶州这样偏远瘴疠之地,就是在江南那样文风鼎盛之地,也是极为难得的!
顾桓自己也是始料未及,拿着自己默出的考卷左看右看, 也看不出一朵花来。
因此在面对莫长史的恭贺时, 就苦笑道:“我实在没想到能中案首, 长史大人也是看过我的文章的……”
却听莫长史摇头笑道:“科举之事,实力和运气缺一不可。要说前几名的文章有多大的差距, 也不尽然。我看你的文章, 榜上有名的必然的。能得案首,想来是投了考官的眼缘。”
此次院试的主考官是广东道学政, 阅卷官是五百里外较远的书院的山长,其中就有白云书院的山长。
顾桓想到自己在广州时,也曾跟顾林和杨家兄弟拜访过白云书院的山长。不过只是请教了一翻,没有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