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是极好的,你若是金榜高中,为父才能厚着脸皮为你提这事!”

顾桓听父亲愿意为他做主,喜得无可无不可,跳起来跑到顾琏身后,帮他揉着肩膀,殷勤地说道:“我知道!我一定好好读书,不厚父亲厚望!父亲最好了!父亲最疼我!有爹的孩子是个宝!”

简直高兴得语无伦次了起来!

顾琏满脸哭笑不得,只得由他去了。

过了一会儿才说道:“你回去吧,你姨娘想必等了有一会儿的。”

顾桓想到闻姨娘,手下一顿,叹了口气道:“儿子也想姨娘,只是不知为何,却又不大敢见她。”

说着,声音竟有些哽咽。

顾琏轻轻地拍了拍他的手。顾桓冷静下来,看到父亲那双保养得宜的手上竟也有了老人特有的斑点,不觉有些心酸,不敢让父亲看出,收拾了一下心情,才回到赏星阁中。

此时已经入秋,赏星阁的小院已经秋意盎然,那条鹅卵石小径两旁铺成厚厚的落叶,夜风细细,平添了几分萧瑟。

闻姨娘果然已经在赏星阁等了一会儿,她在顾桓的房中左右打量,一会觉得这样不好,又命人换了去,务必让久别归来的儿子住得舒舒服服的。

听到门外的脚步声,闻姨娘身形一顿,似慢实快地回过头来。

顾桓快步上前,眉眼弯弯地笑着喊了声:“姨娘!”

闻姨娘才从恍惚中回过神来,一把揽过顾桓,不由得放声哭了起来。好半晌,才止了泪,摩挲着顾桓的脸,似哭似笑地说道:“三郎比姨娘还高了!怎么黑成这样了?可是受了苦了……”

顾桓连忙安抚她,笑道:“我如今是统领了,要领兵训练,自然黑了些。没有受什么苦。”

“是……”闻姨娘破泣为笑:“三郎如今有出息了!连姨娘也被人高看了几分!我早知道三郎不比别人差的……”

闻姨娘打量着顾桓,顾桓也打量着闻姨娘。她如今已是三十多岁的年纪了,身材比初见时丰腴了许多,脸也变得圆润起来,看气色不错,他也放下心来。

在刚来到这个世界时,他就发誓要替原主照顾好他所在乎的人,如今总算没有食言。

第59章 霹雳

顾桓回到京城时,乡试已经逼近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 他将一应应酬都暂且搁下,安心备考。

顾楚早就收集了好些今科乡试的资料, 此时分享着自己的考试经验:“乡试考题多,比童试的题量足足要翻两三倍, 你要算计好时间。判卷时考官通常秉着‘三场重首场,首场重首义’的规则,因此经书题的前一两题要趁精力最好时写出来。后面的即使平庸些,可考官判卷时精力更有限, 不会七道题都认真看的,只要能做到不功不过也就足够了。”

顾桓认真听着, 又把顾楚寻来的历年乡试试题做了一遍。每做完一场模拟考,就送去给顾楚批改,直听到顾楚说“有几分火候了”,心里才安稳了些。

家里有这么个考生,看着顾桓往顾楚的书房来来去去, 府里也充满了浓浓的临考氛围, 闻姨娘更是天天给顾桓炖着补汤, 好像她自己要上考场似的,紧张得心砰砰跳。

只要通过乡试, 就能获得举人功名, 从而获得做官的资格。过了这一步,读书人才算真正的跃入“士”的阶级!

直到八月初六, 天启帝才指定了今科应天府乡试的考官与八名同考人选,主考官点的正是翰林院侍讲学士李浩林。考官们点中之后便不得再回家,也不能住到参试书生家宅左近,只能叫人送东西进来,初八日就搬进贡院锁院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