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至于天真到认为这份顺利完全没有其他因素的加持。他问了汪成武,为什么可以给他提供这条最优的调动之路。汪成武也不打算瞒他,把前因后果和盘托出,并对他说,“小沈,无论以后你做出了多大的成就,军功章都永远有你师父的一半。”
离开之前,沈逸请韩肇江吃饭。席间,他多次要开口感谢都被拦了回来。
“你就别跟我谢来谢去的了,咱俩之间不说这个。再说我也没干啥,就是动动嘴,耍耍师兄的威风。是你小子有才人家才给我面子,你要是拎不起来,我说的天花乱坠也使唤不动人家。人情是一回事,能力又是一回事,有人脉不用是浪费,但光有人脉没有实力也是白搭,这事儿算是你我、成武,咱们仨促成的,所以你不用谢我,你也是功臣之一。到了那边好好干,你出息了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
还能说什么呢,唯有全力以赴。
沈逸调过去一年后,令美也辞掉了百货大楼的工作带着冉冉跟了过去。不光是为了陪丈夫,也是单位的状况真的不景气,不值得她为着那点儿微薄的工资两地分居。另外,胡月早她两个月辞职的举动也算是加速了她离开的进程。单位百分之八十的柜台都被承包出去了,胡月想,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单独盘个小店,挣多挣少都算自己的,时间也自由,史晓明也支持她。于是,胡月在儿子学校边上???的家属区里开了一间文具店,也接打印复印的活儿,生意很红火。
胡月的再就业成功也给令美增加了不少信心,时代在发展,就业的渠道越来越多,与其在半死不活的公家单位挣着可怜的死工资,还不如自己干点儿什么,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令美想试试她这只北方的猫能不能抓到南方的耗子。
于是,令美正式辞职之前,沈逸利用闲暇时间做了考察,最终在大学城盘下了一间店铺。令美来之后,经过两个多月的装修,他们的奶茶咖啡店终于开业了。令美有销售经验,再加上幸运地赶上了风口,生意就这么一点点地做了起来。
又过了两年,广电开发了楼盘,内部认购有一些优惠。沈逸和令美也终于在儿子上小学之前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虽然每个月要还房贷,但两个人的收入加在一起不算少,足够生活了。就这样,经历了三四年的动荡,一家三口总算是在他乡异地安家落户了。
令美两口子本来打算把老家的房子卖掉,也能缓解一些经济上的压力。但喜兰夫妇以及亲家两口子都不建议卖,老一辈的人本来就有一种安土重迁的思想,再加上见惯了生活的起落,都觉得应该凡事做好最坏的打算,这样就算有一天,外面混不下去了,回到老家还能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于是两家老人一合计,每家拿出十万块钱并在一起给沈逸打了过去,说是就当两家老人一起买了他们的房子。沈逸和令美自然不愿意收父母的钱,却也推辞不掉,父母永远是父母,心里只有子女。
为这事儿,令美难过了好久,非但没有尽到照顾双方老人的义务,反倒让老人们给自己出钱。其实从老家离开,她割舍不掉的除了这么多年习惯的生活和交下的朋友,更不放心的还是父母。过去她是离父母最近的孩子,休假回家看父母是轻而易举的事儿,哥姐和弟弟都离得远,她自然就肩负起照顾父母的责任。现在她走了,父母独自生活在老家,她真的放心不下。沈逸是独生子,当然更不放心把父母留在与自己相隔千里的老家。小两口商量着,过个一年半载,等自己的日子彻底顺过来,把两家老人都接到身边照顾,省得现在只能在电话里彼此之间报喜不报忧。
在令美夫妇为了接父母过来而努力的同时,令如和唐冠杰也商量起了同样的事情。这么多年,一直都是令美照应着父母,身为大姐的令如只有在寒暑假才能有完整的时间陪伴老人。令美没走的时候,令如令谦令超他们几个对父母有牵挂但不至于太担心,现在令美走了,父母身边一个儿女都没有,兄弟姐妹几个都不放心。
父母都是七十来岁的老人了,虽说还算硬朗,但这个年纪的人,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威胁生命。大哥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