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2 / 2)

与此同时,外边不知何时飘来了一大片乌云将原本已经升起的太阳遮挡,随后落了大片的雨下来。

殿中原本充足的光线此刻也略有些不够,李福赶紧示意宫人把灯都点起来,可不能耽误了殿中的考生答题。

元和帝看着忽如其来的雨,心中感到不妙。大旱已久下雨他本该高兴,可是这雨太大了,若是大旱之后大涝……

原本刚刚看见希望的百姓,若是又来一次涝灾,那今年已久意味着又要颗粒无收,百姓又要饿一年的肚子。

赋税少些,没有都无妨,可这人死了就是真死了。届时饿殍遍野,得不到及时妥善的处理,若是再来一场役症,可就真要亡国了。

一旦发生饥荒,少不得要出现易子而食之类的惨状,饿死的人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很可能会引发瘟疫之类的病症。

元和帝少时对此便有些了解,所以他才在旱灾之后把各地灾情严重的税赋取消了,只叫当地的官府收了一些种粮留做来年的种子。

他眼下对于各地的官员都有些不信任,不在京城,谁也不知山高水远他到底做的怎么样。

元和帝不得不做好迎接最坏的结果的打算,他记着有几处地方发生过几次决堤的事情,大大小小的几次里边。

损失最小的是死了几十个人,大了有上百人,其中还不算修复的堤坝房屋……

人力物力,方方面面加在一块也费了不少银子,若是按照这个势头继续下,今年这场大涝跑不了。

那堤坝,前些年说修好了,元和帝觉得未必。那一片地方是章丞相亲手扶持起来的一个知府,进京述职的时候,就支支吾吾答不上来什么东西。

越想越是头疼。

彼时坐在院中的卫双舒就这么瞧着窗前的雨,不由得叹了口气,该来的还是要来了。

大旱之后是大涝,云州那边情况最为严重,裴不明上辈子原本是皇帝陛下下放到云州附近的一个小地方原本是要查云州知府的手脚干不干净。

刚到云州没多久就发现了云州那边已经下了好几日的雨,水涨得很快,靠近堤坝的一些田都已经积水了,情况很是严重。

云州官府却无人管,甚至修堤坝还是百姓自发去修的,但是收效甚微。裴不明几乎是刚到云州没几日,云州那边堤坝就被冲掉了。

还冲走了十几个抢修堤坝的百姓,云州那个堤坝下边是云州大部分的良田,堤坝一旦一发不可收拾云州百姓的收成也就毁于一旦。

江南这边也少不得要受到一些影响,但是江南物产丰饶,知府又有担当,很快就控制住了。

可其他地方可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凉州也就是雍王封地那一片,冀州那一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江南的那一年的收成也不太好,云州那边大多是肥沃的良田,若是堤坝没冲垮,云州的收成保住了往后开战的时候也不至于捉襟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