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人达,贸易繁荣。
因着国政扶持,为商者不再那么卑贱,百姓有了更多改善生活的机会。
但国泰民安的日子并不能持续不变。
乾泰十三年五月,乌古游兵再犯大雍边境。
北与镇北军起摩擦,西与西北军斗勇。
安定了十年的大雍西北两境,再次面对邻国露出的爪牙。
军报入京,朝堂不显惊慌。
乌古的野心满朝堂的人都知道,该准备的准备。
小战不惊慌,大战不恐惧。
天子当初的威势,让大雍上下都提升了胆气。
如今也并没有因为他不在朝,而消弭殆尽。
乌古的试探持续到乾泰十五年。
大雍面对鞑子的挑衅都及时回击,但也仅是回击以相当手段。
大雍似乎不再有那股子动一下就以几倍还之的狠劲。
这使得乌古人暗中生喜。
果然没了那位好战天子的大雍,又做回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极具“风度”的君子。
这正是他们需要的绵羊状态。
大雍那位天子出海十年有余,至今未归,看来早已葬身海底。
大雍朝廷面上奉一位小太子监国,实际上是一个女人在掌权。
那位大雍公主治理内政倒是有一手,让大雍越来越繁荣富裕。
夺取他们乌古土地建立的新州,如今都变成了丰美牧场和良田果山。
肉越肥越吸引人,乌古眼馋现在的大雍更甚从前。
确认大雍再无出色君王可攻伐近邻后,小打小闹数年的乌古,终于集结大军进行收复战。
乌古打出收复失地的名头,早已枕戈待旦的镇北军迎战而上。
已经年近六十的镇北侯,几乎一生都在与鞑子对峙或厮杀。
若是没有天子为大雍拼来这十年安定,他无法想象如今的大雍会是怎样的破碎。
面对来势汹汹的昔日对手, 发须斑白的镇北侯丝毫无惧的提刀上马。
“祖父,这一战让孙儿上,孙儿必不辱使命。”
卫陌阳不忍看年老的祖父还浴血奋战在第一线,请求领军对战乌古大军。
镇北侯却摇头,“鞑子有备而来,非以往游兵可比,此战关系着我们大雍的威势,贪生怕死折士气,祖父必须率兵迎战。”
大雍北部是鞑子妄想冲入中原腹地的最佳门户,他们的主力一向对着的都是他们镇北军。
镇北军的使命就是要守稳江山北门,绝不给鞑子踏入大雍地盘,为祸这里好不容易修生养息十年的边民。
若是失手这一战,就不止是北境生灵涂炭。
所有曾经受大雍震慑过的邻国,都会跟着野心四起。
到时西北,西南和南疆,都会面临反扑之危。
所以他老是老矣,却绝不能缩在后头,镇北军还需要他。
祖父的坚决和坚定,让卫陌阳热了眼眶。
“孙儿也绝不后缩,与祖父共同率军抗击鞑子!”
“好,不愧是我卫家男儿,不怕死,有战必上!”
“有战必上!战无不胜!”卫陌阳眨去眼中的热泪,挥手吼了一嗓子。
“有战必上!战无不胜!”整装待发的将士们也跟着吼了起来。
此起彼伏,如浪翻滚,士气如虹!
乾泰十五年五月,镇北军全面出击,与来犯的鞑子展开正面对抗战。
大战不同于小打小闹的挑衅战,动辄就是成千上万的牺牲让朝廷也绷起神经。
当年天子为了减少大雍将士的牺牲,御驾亲征横扫四方。
经过十年修生养息,大雍的人口有了可喜增长。
青壮年的补充虽然不如乌古利用降民奴隶补充来得快,但亦源源不断。
对战乌古不容轻视,朝廷不但给北境增兵十万,西北也加强了防备力。
收到北境开战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