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3 / 4)

股票价格会发生波动,但无论其涨跌,他都应避免过分激动。他应该知道,他既可从价格波动中谋取利润,也可忽视它们。他不应该因某一股票上涨了就购入,或是因某一股票下跌了就抛出。如果他记住这样一句格言他就不会犯大的错误:“股票剧涨后莫买,股票暴跌后莫卖。”

附注:我应谈一谈作为经营竞争度量的平均市场价格的意义。股票持有人用股息收或股票平均市场价格的长期变化趋势来衡量其投资的成功与否,这一方法也应被用来测试一个公司管理的有效性及其对股份持有人态度的正确性。

这好像是不言而喻的,但有必要强调一下。现在还没有可以接受的技术或方法使管理层形成市场观念;相反,公司管理层一直认为他们对其股票市场价格的任何波动不负表任何责任。确实,对于那些和固有价值状况毫无关联的价格波动────正像我一直坚持的────他们不应承担什么责任,但股票持有人不应认为,该管理层对所有的价格波动,包括长期的大大低于其固有价值或不满意的价格不平,没有责任。好的管理应产生好的平均市场价格,坏的管理则产生坏的市场价格。

>>>>3. 1964年股市行情

从金融历史中我们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是通货膨胀本身使它成为股市的强有力的影响因素,而是受其影响的投资者的心理倾向使其成为牛市发生的内在因素。

在前几版中,本书已经讨论了在写作时的股市水平,并一直致力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保守型购买它是否太高?我用保守型的标准对1948年为180点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进行了分析,发现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相对于固有价值来说,这个指数不是很高。到了1953年,市场的平均水平上涨到了275点,5年内的涨幅超过了50%。我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即:就我们的观点来看,高达275点的道.琼斯指数对理智的投资来说是否太高了?我不得不说我绝不敢确定1953年的市场水平极具吸引力,根据接下来股市惊人的涨幅,这好像有点奇怪。我确实认为,从价值指标的观点,我们主要的投资指南来看,1953年的股份是合理的。但是,注意一下这些事实:自1953年以来,平均指数上涨持续的时间比以往绝大多数牛市都要长,并且其绝对指数异乎寻常的高。根据这些因素,我建议采取谨慎或折中的策略。事实证明,这一建议不是太好。一个好的预言家应该预计到在接下来的5年股市水平还会上涨100%。但我应该自卫地指出,如果有,那也只是极少的专门从事股市预测工作的人────由于我不是────比我的预测更好。

在1959年初,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最高达到了584点。我根据长期观察得出的结论是(1959年版第59页):“总的来说,我不是不认为目前的价格水平很危险,因为价格太高了所以是很危险的。即使不是这种情况,市场的这一发展势头不可避免地会使价格上升到一个危险的高度。坦率地说,我不认为在将来的股市中不会有重大的损失,或是每个新手都能从股市中获取巨额利润。”

结果证明,我在1959年提出的这一警告比1954年相应的态度要正确,尽管远非完全正确。1961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到685点;接着该年晚些时候跌到584点以下(566点),1961年底以涨到735点;而1962年5月跌到了536点,短短6个月跌幅达27%。同时绝大多数成长股的价格也急剧下跌,如著名的企业巨人IBM,从1961年12月的607美元降到了1962年6月的300美元。

这一时期,一些小企业的新股,即所谓的热门股彻底崩溃。这些股票上市时价格高得令人难以置信,接着在投机热潮的炒作下猛涨,而最后在短短几个月内,许多股票跌幅竞高达90%。

1962年前半年的股市大崩溃,对那些根据自己的知识进行投机的投机者和许多自称为“投资者”的人来说,如果不是灾难性的,也足以让他们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