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2 / 3)

茹心错了她要付出的代价是那些受害者向她索取的,而不是一个受尽她好处而来的人索取。这段关系,一开始就不平等啊。我又想起了马三娘,一个恶狠没性的人,为了称霸江湖,她利用自己的儿子,一步步夺取自己要的,哪怕她儿子瞎了眼,瘸了腿,时日无多可依旧吸他的血。林和她有点像,我不希望他成为这样的人,但感觉他已经慢慢发展成这样了。

我觉得你提的这个问题用下面那个读者的话来回复就能理解,“茹心错了她要付出的代价是那些受害者向她索取的,而不是一个受尽她好处而来的人索取。” 也就是,确实是有人可以来杀她,但杀她的那个人唯独不能是林声竹。 而且在这个过程里,林把自己真实目藏在了角落里,只是淡淡提了一嘴(我在屠魔会的位置) 但屠魔会这群人的死,在他心里真的那么重吗,未必。 拿大义扯大旗是很好用的伎俩,所以大哥会感觉自己被平白“压”了一头。 大哥太熟悉他了,林声竹说了那番拿捏他的话,他就懂了实际上他出现在这里不是做林声竹的帮手,而是他的“证人”,也是一个绝对无法出手的人,毕竟那些道理太冠冕堂皇了。一旦他出手,就会被先验地认定是屠魔会的叛徒。 而且从获取情报的角度来说,茹心肯定是活着更好(受不受刑先两说),但受她恩惠最深的那个人却绝口不提这些。你注意这里他说的是,为了我们三个都好,这可不是为了屠魔会哦=。= 为了我们三人都好,他可以非常平静地杀掉与自己相知相伴十年的伴侣。 那他到底是为了谁好?(尤其是这种程度的私刑,是可以被允许的吗?) 大哥难以忍受的就是这个,他是心软,他是little舔,他是恋爱脑,但他不傻,他有自己的原则。 大哥的爱是“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的爱,别人犯了错,他想的肯定是如何帮忙解决问题,而不是先行干掉错误本身。 同理茹心,包括后面的解萦。 大哥绝对是有局限的,也即我们说心软成不了大事,但这件事上他问心无愧,毕竟救了茹心不代表就要包庇茹心(我还没写下文啊hhhh) 为了所谓的“为了我们三个人都好”“不让她受苦”就要眼睁睁杀掉(而且还是对方的情郎主张)他们都喜欢的女人,跳出来看不是很可怕吗? 大哥是有在和这种“虚伪”做抗争的,道德底线是道德底线的问题,但拿道德来矫饰虚伪,他只会呕吐。 林声竹是聪明人,所以他选择了最快割席的方法,把自己从那个关系里解脱出来。大哥呢,大哥最笨了,他现在能做的仅是把自己从林声竹的语境中解救出来。 这也就是说林可以薄情负幸,而他要有情有义。 至于剩下的,他可以慢慢想,他会考虑明白的。 (笑死,如果按照某种法庭审判流程,林声竹和大哥都属于不能参与审判的“知情人”,他俩顶多算是证人)

渐渐还是要分崩离析的,大哥后面隐居也是因为厌倦了这些烂玩意(。

心软是他最大的“缺点”

我觉得不是舔,是一种行为意义上的说明。她爱茹心,爱和恨并不矛盾。他善心,是因为不想茹心被喜欢的人杀死,这是人的同理心,是人之常情。茹心并不无辜,而且他也没有说选择不让她受惩罚,是把她带回去让受处罚。我觉得他是在维护一个女子最后的真心,一个人被喜欢的人抛弃出卖尺骨无存,多可悲。大哥不是这样的人,他是温润善良正义的形象,他能体会女子的难处。这一点可以看他对解萦的说得话做的事。一方面也是有林做对比,比起茹心的恶,林更狠。你可以说他心软,但真不是舔。

的确,已经看出了苗头。要好的几人,一个为了利益可以出卖为自己好的人,一个为利益爱情也可以对相知相熟的朋友下毒手,都漠视人命,和古道热肠的他处不来

第六章 惊变(三)

从出手的那一刻起,君不封就想好要带茹心去留芳谷,茹心被林声竹的内功气劲所伤,寻常医者难以医治。而她被屠魔会下了江湖绝杀令,暗处的赏金猎人也必定会闻风而动,既然如此,倒不如带她先去避世的留芳谷治疗伤势,之后再做定夺。从岳山前往留芳谷约有六天路程,他们一路快马加鞭,能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