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了不少。虽然穿越后,李梅一再在心里暗示自己要尽快适应一切,可对于原来轻松惬意的她来说,心里还是有一定压力,不好的传言、贫穷的家庭,这些都让她焦虑。她嘴上说着不在乎,心里一直自我安慰,可哪能一点都不在乎。她毕竟要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要在这个家生活下去。只不过她没人可以倾诉,一直压抑着而已。如今这么一闹腾,李梅的心情倒是开阔了。她不再管身后的林二嫂,乐滋滋地径自往家走去了。

林二嫂望着远去的李梅直跺脚,不停地咒骂,可她追不上李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跑掉,自己气哼哼地回家了。

李梅快到村里的时候,把买的东西全部拿出来,绕着路从偏僻人少见的地方转回家了。

李香看到大姐大包小包地提着东西回来,她高兴地接上去。等她看到大姐给她买了做新衣的布料,高兴地眼睛笑成了一条缝;李成文只对吃的玩的感兴趣,把大姐买的糖人等东西拿去一一研究了。李老爹面对闺女的大方采买,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说出规劝的话。他觉得,钱都是闺女赚的,而且又不少,可能是心情高兴才买了这么多东西。也许等以后她就回到原来的样子,还是会持家过日子。今天且让她高兴一回吧,别扫了大家的兴。

李老爹没想到的是,李梅的性格变了,不只会赚钱了,更会花钱了,以后的日子里,他见识了李梅“败家”的程度。等见到的多了,就见怪不怪了。

李梅把空间里种植的大米拿出一些来,说是买来吃的,可以蒸大米饭吃;还有土豆,她就说是看到有卖的,还便宜,就买了一些,正好弟弟妹妹喜欢吃。她准备明天去跟宝根婶子学裁衣服、做衣服,这可是个技术活,够她学几天了。

李老爹今天给他娘送去了月钱和还有原来借的钱,他娘不客气地把钱收了,不阴不阳地说叫他管好自家孩子,别给老李家丢人;然后就开始夸奖老大家的两个孙子多么好,大的快让她抱重孙了,小的脑子灵活,学着上山去打猎,虽说没打到什么打猎物,可野兔山鸡捉了不少,农闲的时候能给家里添进项了。

李老爹听他娘吧啦一阵子,心里可在不断想他闺女李梅。

要说赚钱,谁能赶上他闺女。他娘真是,看不上女娃儿,又偏心得厉害,对自己的孙子都是差别待遇。也许闺女说得对,照他娘这么个偏心法,说不定真会把他家的银子弄了去添补大哥家。要是大哥家真有难,他或许会帮忙;可要是都过日子,他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软弱,什么都不管,什么听他娘的。再说,以后女儿的嫁妆、儿子的束??都需要银子,即使儿子不读书,以后都得花不少钱。这些不能只依靠女儿来打算,他作为当爹的,作为一家之主,也要打算。看来得寻摸一下,看有没有合适的好地再买上两亩,能多打点粮食,日子就好过了。

李老爹在出神中听完他娘的唠叨,李老婆子一看儿子心不在焉的样子,泄气又烦躁地说:“行了,行了,你回去吧,记着回去好好说说李梅,别让她和孟家的孩子来往,要是她坐实了这坏名声,耽误我二孙子娶媳妇,看我饶不了她。”

李老爹只说:“娘,我知道了,回头我会和她说说。”

至于说不说,那就是他的事了。他娘不心疼他闺女,他自己还不心疼么。因为儿子他已经亏欠大闺女一次,以后说什么都不那样做了。手心手背都是肉,他看到闺女被婆家欺负,心里真难受。

李老爹告别了他老娘,就起身往外走。一出门就被在窗外探头探脑的大嫂堵住了。

李家大嫂早就看到李老爹来,还以为他又是来借钱的,就在婆婆的窗外听着,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后来她听了才知道李老爹是来还钱的。可她心里又不平衡了,这大冬天的,李老爹在哪里弄的钱,是他跟别人借的,还是找到了赚钱的法子?

李家大嫂听到李老爹要走,就装作刚走到婆婆门前的样子,她看到李老爹就挤出一丝笑,“二弟,你今天来干嘛?”

李老爹早就想好了对口,这会儿当然就照原来想得说:“大嫂,我来还借的咱娘的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