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还有的说她:“老大家,你就算当伯娘的,也不能随便打你侄子。”

其实说话这人更想说,你这是欺负人家孩子没娘啊。

不知道谁将刘氏在李老爹家闹事的事情告诉了李家大伯,李大伯怒气冲冲地来了,瞪着他婆娘说道:“你瞎闹腾什么,还不赶紧回家去。”

李梅看到大伯来了,才把笤帚放到一边。

李大伯对李梅抱歉地说:“小梅,你别放在心上,大伯回去会好好说说你伯娘,不让她再来闹腾。”

到底是老夫老妻了,他婆娘什么德行他最清楚,肯定是觉得二弟赚了点钱,她眼红了,不知道又说了什么话,惹急了侄女。

原来的李梅一直被奶奶和刘氏欺压,根本不敢和她们对抗。所以刘氏根本没想到李梅会反驳她,甚至抄家伙打她。上一次在街上时,李梅就没搭理她,刘氏还以为李梅是原来那样。碰到这种极品伯娘,老实人只有爱欺负的份。

李梅对大伯的印象还好一些,再说又不是他惹着她。她面对大伯,还是有那么一点尴尬,“大伯,是大伯娘来了说我爹会碰到熊瞎子没好事,她还推了弟弟一下……”

李梅嘴快地高了大伯娘的状,她才不管大伯脸上好不好看,反正这事不能怪她和弟弟,谁让刘氏“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专门捡难听的话说。

李大伯更尴尬,心里直埋怨他婆娘不懂事,竟然和孩子置气,“小梅,我……”

他刚要说什么,就被李梅打断了,“大伯,你不用说了,我都知道。可大伯娘是个长辈,她怎么能这样做,太过分了。我娘走得早,现在家里全靠我爹撑着,她还说出那样的话,我看大伯回去还是告诉大伯娘,以后少让她来我家,我们家可容不下她那尊大佛。”

李梅就仗着刘氏的错,把她来家里找茬的路堵上。她就是觉得,大伯肯定不会直接说出是她不让刘氏来串门;只会警告刘氏,不让她来李梅家。

李大伯没想到李梅给他来这一句,反正他挺没面子,说了句:“行,大伯会管着她的,那我走了。”

李梅让大伯等等,她进屋盛了碗猪皮冻给了大伯。

“大伯,这个不值钱,你端回去下酒喝,我们家最近靠这个赚了点钱,总算能过得好点了。大伯知道,我爹这些年也不容易,大伯就多多体谅一下吧。”

李梅知道这个大伯还讲点道理,她不想让大伯心里埋怨自家,就做点面子功夫,让大伯觉得她还是很信任他,这样李大伯不会埋怨,也不会和大伯娘搀和着谋她家的财,

李梅把碗塞到大伯手里,硬是让他拿着。

李大伯嘴唇动了几下,没再说什么,就端着猪下水回去了。

刘氏可是憋了一肚子气回到了家。她添油加醋地把事情跟婆婆说了一声,就想让婆婆找李梅算账。李老婆子正忙着做大酱,没工夫找李梅的麻烦;况且她也不是耳根子软的人,也了解大媳妇的脾气,不肯能全部信她的话。

还没等刘氏唠叨完,李大伯就进了家门,听到刘氏在说李梅和李成文的坏话,上去就呵斥她:“你还有完没完,一个大老娘们跟孩子计较什么,赶紧干活去,省得闲着没事光找茬,也不嫌丢人。”

当着婆婆的面,被李大伯这么一说,刘氏灰溜溜地钻到屋子里去了。

李老爹上山砍了些柴火,又分批弄到了山下。正准备拖着柴火回去时候,碰倒了刚下山的孟瑞山。

孟瑞山见到李老爹,先是一愣,接着就说:“大叔,你等等,我去把东西放家里,回来我帮你把柴火弄到家里去。”

不等李老爹应话,他就急匆匆地回家了。

李老爹看着他那壮硕的背影,想到的是自家儿子什么时候能长大,能分担一些家里的事情,那样的话,女儿也不用这么操心了,嫁个老实人好好过日子就行。

不怪李老爹这样想,在他的心里,男人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就应该承担家里的一切。女人就是做做家务生生孩子,忙得时候搭把手,再把饭菜给男人准备好,这就是他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