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别来求我们!”她说完这话,怒气冲冲地甩门而出。

李老婆子这次没大吵大闹,是因为她的另一个孙子正在找媳妇,怕这一吵会坏了孙子的好事,就忍了下来,不过她心里可记着这笔账呢。

时间悄然无声地溜走,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去了,很快就到了年关。

今年李梅一家算是能过个好年,既能穿上新衣服,又能吃上好东西,丰衣足食,全家人无比幸福。李老爹还特意到孟瑞山那里买了几只野鸡、野兔子,准备过年吃。当然,孟瑞山卖给李老爹的价钱比别家便宜一些。

孟瑞山趁着年前买卖好,连着去山里打了几天猎。他猎回很多猎物,其中还有松鼠、白狐狸等皮毛好看的动物。孟瑞山直接把好皮子留下来了,他寻思要是自己娶媳妇,这个可以添上当一部分聘礼。

虽然李老太婆一直没有原谅李老爹,可李老爹没忘了自己的老娘。年前,他不但多给了老娘一个月的月钱,还给她送去猪肉等东西。

李老婆子撇了一眼送来的东西,连句好听的话都没说,脸上更没有一点笑模样,看来还是记着上次的事情,还没有原谅李老爹。

李刘氏看到李老爹送来的东西,一边暗自高兴,这些都是自家的了;一边脸上泛酸,越发觉得李老爹靠着卖吃食赚钱了。她心里是羡慕嫉妒恨,可因为李大伯警告过她,她不敢再明目张胆地去闹腾了。

只有李大伯和他儿子跟李老爹客气了几句,李老爹看呆着没意思,很快就回家了。

李梅在古代过了第一个年头,在她的努力下,李家总算没再过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过年时,李梅做了一个简易的布包送给李成文,说让他上学时使用,同时她也送给妹妹一个款式新颖的花色小钱袋,两人收到大姐的礼物,都很开心。

李老爹看到今年的年夜饭有鸡鸭鱼肉,心里的激动可想而知。当然,他把大部分功劳算在闺女头上,要不是小梅能知道做猪下水和猪皮冻的方法、还有卖灌肠得来的那部分银子,他们家不可能有今天。他越是想着闺女的好,越想让闺女嫁个好男人过日子。李老爹觉得,小梅不能就这么孤单过一辈子,若是将来他走了,香儿和成文都成家了,小梅再自己过,日子会更难捱。所以,他还是找机会,早点让小梅找个好男人嫁出去。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冬去春来,再经历了乍暖还寒的日子,悄然而来的春风带来了温暖的气息,吹走了严寒,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远山上,漫山遍野长出微微的嫩绿,春意绵绵;小河里,冰冻的河水融化成潺潺流水,默默流淌;田野里,绿油油的麦苗像可爱地小姑娘一样,精神抖擞地舞动着身姿,向人们展示着她们的欢快和希望……

等人们除去身上那笨重厚实的棉衣,换上单薄一点的夹袄时,李梅提出送弟弟李成文去学堂读书。

“爹,天变得暖和了,不如送成文去学堂读书。男孩子读书是好事,能识字就比别人多一点本事,即使将来不考官加爵,在别处也能用得上。”

李梅的想法就是识字总比文盲强,古人比较尊敬有文化的人,不管弟弟能学到哪一步,她作为一个有文化的现代人,还是比较支持弟弟上学堂的事情。

李老爹说:“嗯,去吧,他这么小,在家里干活又不顶事;现在家里有能力让他去读书,就让他去学。很多店里找伙计,识字的人就比不识字的好找。”

原来,李老爹潜意识里就把读书和好找活干联系到一起去了;好歹他还是为孩子着想,没想死守着钱,留到最后给儿子娶媳妇。

李老爹对儿子说:“成文,你大姐既然有让你读书的这个心,你去了就要好好学,要是学不会,就回来好好种地。”

李成文那闪亮的大眼转了几转,信心满满地说:“爹,我会好好学,大姐已经教给我认识一些字了。”

李老爹还不知道李梅教给弟弟识字的事情,他纳闷地看向闺女。

李梅打哈哈说:“爹,那啥,原来相公对我挺好,教给我认了几个字,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