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文最兴奋了,因为在他的意识里,能读书是见了不起的事情。大姐让他来读书,他非常愿意,还夸下海口说要好好读书。所以他一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就想着过去看看。
三姐弟一凑到门口,屋里正在转悠的夫子就看到了他们。他见到李梅很诧异,因为他认出这就是在集市上卖肉食的那个姑娘。
李梅更惊讶,夫子竟然是经常去买肉的那个年轻人。她早就觉得此人与别人不同,颀长的身姿,温和的言语,一看就有种斯文儒雅的气质,给人一种很信任的感觉,没成想他就是学堂的夫子。
此人姓齐名东林,今年正值弱冠之年,他目前就住在燕山村。
齐东林的父亲是个心思比较豁达的人,他一生官途平顺,虽然爬的不高,但没有大起大落,或者是遭人陷害,阻挠他的官路。他娶了一妻一妾,家里还算是和睦,没有出现那些大家族里陷害子嗣的事情,夫人为他生了两男一女,小妾只生了一个儿子,就是现在的学堂夫子齐东林。
齐父做到了四品官员,一直辗转在各地,当他知道自己在官场上不能再进一步之后,就急流勇退,告老还乡。他在乡下买了一大片地,盖了一个大院子,还把田地租给附近的农家种,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地主老爷。他原来毕竟是官员,附近的农家都很尊敬齐家人。等齐父逝去以后,大夫人把乡下的房子和地都留给了齐东林,还给了他一些银子,就随着当官驻外地的大儿子走了。当然,大夫人的孩子也都跟着走了。家里就剩下齐东林和他娘,娘俩有银子有地,还没人在头上压着,他们的日子一直过得不错。
后来齐东林他娘也故去,他闲不方便,就把家里的丫鬟遣散了,身边只剩下一个书童和一对老夫妇,一个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老夫妇管着家里的琐碎事情,包括做饭、打扫卫生等。齐东林的性子随了父亲,也是个很随性的人,虽然他考过乡试,中了举人,但因为不喜欢官场的应酬和束缚,就在家当起了闲闲的夫子。
齐东林长相俊秀,是很吸引少女眼光的那种,附近云英未嫁的少女很多对他生了爱慕之心,期盼着能飞上枝头攀个高枝。他之所以还没娶妻,是因为他想找个情投意合的女子为妻,希望将来两人可以琴瑟和谐、比翼双飞。
扯到这里,先说正题。
齐东林看到姐三个,一看就知道是送孩子来读书的,他就出来迎接了。
齐东林走到三人跟前,温和地问道:“姑娘,你是来送弟弟读书的吧?”
李梅赶紧放下心中的想法,堆满笑容回答:“是啊,这是我弟弟李成文。你是这里的教学先生吗?不知道要交多少束???”她也没有乱攀关系,直截了当说出来意。她没觉得做这个男人买了她的东西,就会多照顾她。
这可是古代,不是现代,作为一个女子,和男人说话要有分寸。
齐东林除了读书教学,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所以他才会经常去买李梅的吃食。
齐东林看了看紧张又高兴的李成文一眼,说:“你是想让他学识字算数呢,还是想让他以后走仕途考试?”
李梅想了想说:“家里就是想让他多学点东西,至于学得怎么样,全靠他自己了。要是以后他自己想考试,就去考;不想考试就在家做点别的也行,识字总比什么都不懂强吧。”
齐东林倒是对李梅这样的说法很惊讶,一般在农村,全家省吃俭用供一个男娃读书,就是为了让他以后能考中个官做做,哪有说纯粹是为了让孩子来学点东西而上学的。
“这样的话就让他先学学看,说不定学得好,将来会考中。每个月的束??是两百文,月初时交上就行。”
李梅没再说啥,直接从自己缝制的钱包里拿出两百文钱来给齐东林。
齐东林感到钱给多了,忙说:“他要是从今天开始上的话,不用给这么多。这个月没剩几天了,要不先让他试试,等下个月再交钱。”
李梅还是把钱递给他,说道:“先生,我先给他交上,就当是下月的,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