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严厉了,人家说你苛刻孩子;不管他,人家说你不拿孩子当回事儿……小梅以后这日子也不太好过啊。”
刘氏夸奖自家闺女找了个好婆家,顺便把李梅贬低一番。虽然刘氏的话里有那么几分道理,可让人听着很不舒服。这让李梅在心里狠狠鄙视她一番。李香干脆冲这个一直找茬的大伯娘瞪了好几眼。真是年纪越长,越活回去了,竟然在侄女即将大喜的日子里说这种丧气话,不知道她是嫉妒李梅很快又嫁人,还是故意找茬,纯粹是个找呲的人。不过刘氏好歹是长辈,李梅不能反驳她,也犯不着,她干脆不把刘氏当回事。
刘氏好歹还来说了两句话,李老婆子连话都没说,脸都没露,更别说为孙女准备嫁妆什么了。她呢,自从知道这事,心里暗自懊恼:李梅就是个不详的孩子,不仅把亲娘克死了(纯粹是她自己的想法),还把新婚丈夫克死了。你说你要嫁就嫁远点,嫁到家门口算怎么回事?低头不见抬头见,这样她不是还得经常见这个死妮子。真给老李家丢人,果真嫁给了孟瑞山,这俩人说不定早就勾搭上了,这不是给老李家抹黑吗……
反正李老婆子不喜欢李梅,一直不喜欢她。她还认为,说不定上次她儿子不听话,就是这妮子挑拨的。她越想李梅嫁到本村,就越觉得不是好事,都嫁了人还碍她的眼,真是个气人的死孩子。
就抱着这样的想法,李老婆子最近对李梅没有一点好看法,她能帮李梅做什么?当然,李梅不需要她的帮忙也能好好嫁出去,何况她也不稀罕这个奶奶的帮忙。若是她真做点什么送来,她还怕她无事献殷勤呢。
李梅她三叔三婶根本没影儿,人家连面都不露,怕耽误做生意,没来。也是,这都二婚了,他们根本不重视侄女的第二次成亲。李家大伯倒是吩咐两个儿子过来帮忙,给李梅送嫁妆这天,两个堂兄出了点力气。
聘礼下了,嫁妆准备好了,出嫁的日子到了。出嫁这天,李梅很早就起来了,她今天是主角,得经得住折腾。不只她,全家都早早起来了。
宝根婶子来给李梅收拾面妆和绾发。本来宝根婶子要给李梅上妆,可李梅考虑到她的上妆次数和技术,根本不敢用她上妆。这活她还是自己干吧,反正她也不需要国色天香,只要画个淡妆就行。谁知道古代流行什么状,可不要给她画个吓死人的死人脸,那样可就丢人了。不把孟瑞山吓着,再把他儿子吓着,不是闹笑话了。
宝根婶子对绾发很在行,很快就给李梅梳了个好看的新嫁娘专用发髻。然后,李梅用自己准备的胭脂水粉轻轻占红嘴唇,擦了点腮红,脸色就变得粉|嫩嫩,比平时多了一份诱|人的光彩。李梅扫了一眼铜镜中的影子,觉得还凑合,她不求化成天仙样,只要不出去吓人就行了。她穿上一袭大红嫁衣,看起来颇为清丽动人。宝根婶子直说,这一打扮,比平时美了许多。
因为两人都算是二婚,孟瑞山没请鼓乐吹打,但他摆了酒席,把村里人请到家里去喝喜酒,正好趁这个机会,他也和多年未来往的村民交往一番。除了看着他长大的长辈,和一起跟他长大的朋友,很多人都不认识他,他更不认识人家。他走了这几年,小子姑娘们都长大了,村里添了不少新媳妇,也添了不少孩子,他都不认识。现在一摆酒席,大家坐在一起吃酒聊天,很快就都熟悉了。
快到正午的时候,孟瑞山带人抬轿来迎娶新娘。李梅是由弟弟领着上轿,在李老爹和妹妹李香的目送下上了花轿。因为两家很近,直接走着回去就行。村里的人基本都跑来围观了,一大帮孩子在后面跟着笑闹,气氛很热闹。
到了孟家,由孟瑞山领着李梅进了大门,正好赶上吉时,然后就开始拜天地,完了李梅就被送入洞房。
“小梅,你吃上几块糕点垫垫肚子,等我敬完酒就回来。”孟瑞山说罢,递给李梅一小碟糕点。这都是今天准备的喜点。
“嗯,你去吧。”两人算是熟悉了,李梅面对他没那么腼腆,就回了他的话。
李梅给折腾了大半天,终于可以坐下歇口气了,她可没想到二婚也这么麻烦,打早晨